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拉丁文名Semensinapis.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Sinapis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种皮薄而脆,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可入药。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简介来源: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Sinapis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
采收: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即可。
加工: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簸净果壳、枝、叶等杂质。
性味:无臭,味辛、辣。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能与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药理作用1.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刺激作用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
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
芥子粉作为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3.其他作用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起祛痰作用.
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
亦有报告指出,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引起.
临床应用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