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生命的灯塔 http://m.39.net/pf/a_6188260.html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正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医学者们发现应用心理治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也会一定的效果。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因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会造成高脂血症、抑郁、焦虑等疾病的产生,在这个时候,也是女性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重要时期。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是生理、心理等多项因素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典型代表。临床治疗发现,对于更年期伴焦虑或抑郁状态女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单一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且预后不理想,但是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则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针对50例高血压伴更年期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在高血压伴更年期焦虑或抑郁状态治疗中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效果。选取于本院治疗的高血压伴更年期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50例,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血压、焦虑、抑郁得分较低,心悸、失眠、潮热、出汗均有明显缓解,即为效果显著;当治疗后,舒张压也有所下降,但还未到达10mmHg,或者患者的收缩压得到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30mmHg,血压、焦虑、抑郁得分较低,心悸、失眠、潮热、出汗较服用药物之前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果;当以上情况均没有任何改善,且患者病情情况严重,即为无效果。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判定依据: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得分越低,即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改善越好,反之亦然。近些年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等变化有关系。女性在更年期较为特殊的时间段里,因为内分泌失常,出现了异常。据不完全统计可知,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率高达18.5%,明显高于正常患者,但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状态的治疗还不够重视,患者在服用抗压药物的同时还进行抗抑郁治疗的较少,两种疾病互相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资料显示,焦虑情绪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更年期女性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三种:①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失常等,这些症状会激活自主神经,出现了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如儿茶酚胺的分泌过量,且还会有较强烈的血栓素A2释放,血小板聚集能力变强,患者的血压升高;②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即出现面部潮红、心悸、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③骨骼运动障碍,即出现全身骨骼酸痛等,以上各项症状之间互相产生影响,主要是和情绪变化、雌激素混乱等有关系。常规的抗血压药物对更年期高血压的影响较小,只有调整体内激素水平才是治疗的重点。β受体阻滞剂以及缓释异博定可以明显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对高血压造成的影响,让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确保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更年期激素混乱造成的高血压状态。黛力新是5-羟色胺再摄取阻抑剂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情绪,起到镇静的效果。临床将黛力新和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降压药物,对于情绪的缓和效果较为理想,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情绪障碍,进而预防血管舒缩障碍的产生。本次实验数据证实,治疗之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焦虑、抑郁等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了基于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稳定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让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去面对治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综上所述,高血压伴更年期焦虑或抑郁患者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变化,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以上内容出自:
徐洪伟.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伴更年期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的协助治疗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16(05):27-2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cs/1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