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本土鸡鸭猪品种等陆续灭绝

摘要:烟台糁糠鸡、陕北鸡、中山麻鸭则被农业部定义为已经灭绝。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就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在这次为期五年的调查中,有横泾猪等8个地方猪种未发现,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灭绝。

近日,广东省农业厅修订了《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确定清远麻鸡等20个畜禽品种为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家禽品种占2个。农业部于年2月4日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进行了修订,确定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国家级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有49个。

年年底,农业部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公布了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濒危品种列表。

金阳丝毛鸡、边鸡、浦东鸡、萧山鸡、中山沙栏鸡、四川麻鸭、云南麻鸭、雁鹅、百子鹅、阳江鹅、永康灰鹅属于濒危家禽品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标准,某一品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可判定为濒危:繁殖母畜在00至头(只)之间或繁殖公畜在5至20头(只)之间;种群总数量虽然略高于头(只),但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且纯种母畜的比例低于80%。

彭县黄鸡为濒临灭绝家禽品种。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可判定为濒临灭绝:繁殖母畜总数量低于00头(只)或繁殖公畜低于5头(只);种群数量低于头(只),且呈现减少趋势。

烟台糁糠鸡、陕北鸡、中山麻鸭则被农业部定义为已经灭绝。

(官方信息、农业信息网)

中国本土地方猪种正在消失

消失在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品种灭绝的版图。

在四川做回锅肉最适合的猪种——成华猪,已经濒临灭绝。

这个一身黑毛、头方颈粗、四肢短小的成都本土猪种,肉质较肥,肌内脂肪含量高,故而做出的回锅肉松软可口,肉香浓厚,肥而不腻。曾经谚语中的“家家都有黑毛猪”的成华猪,遍布整个成都平原,由于生长周期长,肥肉率高,截止年5月,仅剩下00头左右,被饲养在成都的一个保种场内。这些即将消失的地方猪种,被戏称为“熊猫猪”,而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统计,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只,远比这些猪多。

这是一条让人黯然神伤的消息,人类的选择真的很重要,我们的消费可以让有些物种灭绝,同样也能让有些物种保留。

无独有偶,成华猪的消失导致回锅肉的变味,并不是唯一的个例。

◆被誉为“吃肉的最高境界”的东坡肉,据说诞生于苏东坡之手。而只有选用浙江地区名叫“两头乌”的地方猪种,才是一道正宗的东坡肉。而这种被叫做“两头乌”猪种,其实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的金华猪,早在年就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地方畜禽品种之一。

◆9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宣威火腿荣获金质奖,从此成为云腿的代名词,驰名中外。而最适宜制作云腿的乌金猪,生长于乌蒙山-金沙江一带的山区,也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珍惜保护品种;而农户散养数量也岌岌可危。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背后正是食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文昌鸡已不是那只文昌土鸡;北京烤鸭也不再曾经的北京鸭。那些引以为傲的地方特种,却正逐渐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拨开历史的迷雾,你会发现:纵向维度上的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一个个品种们集体消失的版图。

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9多年的家猪,灭绝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据考证至少有9多年的历史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豕”字和阉猪的记录。▲“豕”的意思就是:猪,中国土猪世界上总共有多种猪,中国现有猪种25种,而现存的地方猪种就有88种,它们广泛地分布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适应着当地环境,改造着在地文化,也与本地的人们朝夕相处,生生不息。然而,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就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在这次为期五年的调查中,有横泾猪等8个地方猪种未发现,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灭绝。▲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而这一切,集中发生在短短30年不到的时间里。30年,我们人的一生,也才走了三分之一,一个物种却面临着灭绝;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要眼睁睁地看着多少物种的灭绝?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濒危灭绝的中国地方猪种年代,是一个分水岭,进口猪的入侵与中国地方猪的消亡,几乎是同一个时间。在短短十余年之间,来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来自丹麦的长白猪、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简称杜长大),以及它们的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后代,几乎占据了中国所有的生猪市场。超短的生长周期、瘦肉率高达65%以上,没有养殖户再愿意养中国的地方土猪了。“壹号土猪”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年之前,中国土猪约占90%市场份额,而在此之后被大型商品猪挤压,年,中国土猪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2%。▲三大外来品种之一的长白猪曾经广泛分布川西地区的雅南黑猪,与荣昌猪一起,被评为中国48个优良猪种之一,改革开放前后,养殖规模达到数百万头,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雅南黑猪的踪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在一次采访中曾痛心疾首地呼吁道:“同所有物种灭绝一样,猪种的灭绝同样是一场生态灾难。”为什么现在的猪肉没有肉香味?做生态农业这么多年,许多人会经常问我这个问题。除了品种的暗中偷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饲养方式的改变。有一天,我们正在开车,朋友坐在副驾,突然问了我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沿着三环路开出好远。直到快出城的时候,看到一个运送泔水的车子,我慢慢地将车靠近泔水车。大约还有米的样子,朋友已经闻出了味道,立即把车窗关了。我看着她说道:“明白什么原因了吧?”朋友恍然大悟。对啊,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人类每天浪费大量的食物,而浪费的食物中,又以猪肉为主。这样发酵一两天的泔水,就算米开外也恶臭难闻,它们却是城外养猪场的主要食物来源。我们很难要求天天吃泔水长大的猪肉,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美味,还要物美价廉,我们这样难为猪,猪也做不到啊!泔水中含有太多同类的肉,人类给猪喂食泔水,自己吃自己,除了人道主义的缺失之外,更是一代一代毒素的累积。一头标准的商品猪,出栏体重约0公斤,时间严格控制在80天内,这期间会吃掉39公斤合成饲料,数十车的泔水,大量的青饲料。人类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大量激素、猪血、猪骨,甚至有报道称添加安眠药、镇静剂等药物。6洋猪引进中国30年后,一场非洲猪瘟席卷了全国。中国本土猪种的灭绝,可能真的是一场生态灾难的开始。我们如此大力度的保护中国本土猪种,并不仅仅是只让你吃到小时候的味道,而是一场关于优良品种基因的保留和品种多样性的研究。相对于杜长大系进口猪种,中国的本土猪经过自然选育,保留了更适应本土的优良基因,除了肉质和口感远胜于洋猪种外,还具有对环境的抗逆性强,对病毒的抵抗力高。

▲截止年月的非洲猪瘟疫情图

年月22日,湖南省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村民将饲养的土猪赶往高台进行跳水锻炼,以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口感。视觉中国资料图悠然生活了9多年后,中国的猪也要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从年到2年,广东大花白猪的母猪数量从.3万头下降至几百头。金华猪的母猪数量从年近25万头降至年的万多头。有的地方猪种,甚至“已找不到公猪”。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猪种曾经陷入濒危状态。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等已经灭绝。

换句话说,这些猪一不小心就要变成珍稀动物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王立贤年就提出“中国本土猪种选育刻不容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甚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警告,“猪种的灭绝同样是一场生态灾难”。

百家合作期刊和出版社满足不同需求可访问zhenggao.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f/14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