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上仅仅是尽量阻止痴呆进一步发展,维持残存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
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能增加神经组织供血供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血流减少,且是继发的,即使用药后患者脑血流增加,因神经细胞已退变,也达不到改善脑功能目的。对于混合性痴呆,应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有一定疗效。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氢化麦角碱、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等,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改善。
胆碱能加强剂:患者脑中胆碱乙酰化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合成减少,因此增加乙酰胆碱合成、抑制乙酰胆碱降解的药物是改善患者症状的首选药物。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胆碱能活性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3类:
1.增强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突触前药:如胆碱和卵磷脂。许多研究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如在胆碱活性增加或对胆碱额外需求时,增加脑内局部胆碱和卵磷脂,能诱导乙酰胆碱合成增加。
2.限制乙酰胆碱降解以提高其活性的药物:毒扁豆碱可改善患者记忆,但对其他认知功能无效,不是理想药物。四氢氨基吖啶和他克林是强力的中枢性抗乙酰胆碱酯酶药。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灶性肝细胞坏死。治疗前及治疗中应查肝功能。新近临床应用的安理申、艾斯能及石杉碱甲是高度选择可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患者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而且副作用少,是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较理想的药物。
3.突触后用药即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氨甲酰甲胆碱为高选择性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可显著提高乙酰胆碱系统的活性。但它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需通过导管行脑室内注射,治疗后,记忆、学习、行为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改善。不良反应有恶心,少数有抑郁。
抗抑郁药:痴呆患者伴发抑郁症状时,可选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抗抑郁药物种类较多,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等,有明显抗胆碱能副作用以及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等,严重时可导致谵妄,故限制了此类药物应用。当抑郁伴有严重焦虑和失眠时,可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马普替林,但要小剂量使用,该药有引起癫痫危险。治疗痴呆伴发的抑郁症状,建议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抗焦虑及镇静催眠药:常用药物有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主要适用于焦虑及夜间失眠的病人,一般用于程度较轻的病例。此类药物副作用较轻微,但高剂量时有过度镇静、肌肉松弛无力、共济失调、易跌倒等反应,还可削弱患者的认知功能,不宜随便使用。
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甲硫哒嗪等属经典抗精神病药,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老年失智症的行为与心理症状的主要药物,其疗效并不理想。研究证明像维思通、利培酮、奥氮平等新型抗精神病药对多种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优于经典药物。
基因治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正常基因替换有缺陷的基因,以达到根治基因缺陷病引起的老年性痴呆,但目前医疗技术还实现不了这个目标。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白瘕风能晒太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