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丁香园呼吸版主王新安老师的文章《呼吸科夜班手册:如何度过一个「平安夜」》收到了大家的好评。
文章在文末提及了一些常用药物在呼吸科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呼吸衰竭患者镇静剂要慎用;哮喘患者非甾体类药物要慎用等等。
到底哪些呼吸科疾病,用药时需要特别谨慎?今天,呼吸君带大家理理思路。
大咯血急救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症状,大咯血病人常因窒息而死亡。一般认为,24h咯血量>ml或一次咯血量>ml为大量咯血。
1.镇静剂、镇咳药
临床上遇到大咯血时常常会令人「神经绷紧」,当然咯血会使很多患者精神过于紧张,该时可用小剂量镇静剂以及镇咳药物。
镇静剂:如地西泮2.5mg,一日2次口服,或地西泮针10mg肌注。
镇咳药:对频发或剧烈咳嗽者,可给予镇咳药,如喷托维林25mg,一日3次口服;或依普拉酮40mg,口服,一日3次。
用药注意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不宜用镇咳药。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过度抑制咳嗽反射,造成窒息。
大咯血时一般不用镇咳剂,如剧咳妨碍止血,可在血液咳出后临时给予可待因15~30mg,口服,一日1次~一日3次。
2.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又称「内科止血钳」,是咯血患者止血的常用药物。
垂体后叶素中的抗利尿激素通过直接兴奋肺血管平滑肌,促进肺小动脉及肺循环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肺血管容量,降低肺循环阻力,使血管破裂处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而止血。
(1)大咯血: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注(不少于10分钟)。
(2)咯血持续或反复: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5%葡萄糖ml,缓慢静滴。
用药注意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静注或静滴速度,若出现头痛、面色苍白、胸闷、腹痛、便意及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一般来说临床上垂体后叶素多用于无高血压、较年轻、无明显心肌缺血的咯血患者,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心力衰竭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或不用,该类患者可采用酚妥拉明。
支气管哮喘治疗1.氨茶碱
氨茶碱为最常用的茶碱类平喘药,但氨茶碱不良反应多,故临床应用中应特别注意。
静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时间≥10min;
静滴: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用药注意(1)氨茶碱有中枢兴奋作用,可使少数病人发生失眠和不安,剂量过大可发生惊厥、谵妄,可合用镇静催眠药预防。(2)控制速度:本品静脉推注或滴注速度过快,可导致烦躁不安、惊厥、心律失常、血压剧降,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等。故氨茶碱必须稀释后缓慢注射。(3)在应用过程中尽可能监测茶碱血浓度(血药浓度4mg/L有舒张支气管作用;10~20mg/L作用最强;20mg/L易产生中毒反应),以杜绝茶碱过量中毒的危险。2.非甾体药物,如阿司匹林
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会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这种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耐受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诱发阿司匹林性哮喘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另一类为抗炎镇痛药。
用药注意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有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历史的患者,应禁用。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因此对于哮喘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
3.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最常用的是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声音嘶哑、溃疡、咽部疼痛不适和口腔念珠菌病等,每次吸入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雾化结束后,雾化罐要及时清洁,可用温水烫洗,晾干后再使用。
小婴儿不会漱口,两岁以内的小儿不让漱,怎么办?年龄稍大的儿童交代洗脸漱口;年龄较小的儿童让家长喂点白开水;对于不会漱口的小婴儿,用2.5%碳酸氢钠棉签擦拭口腔行口腔护理。
用药注意雾化吸入可能会掩盖一些已由感感染的症状,也可能在患者使用时诱发新的感染。
对患有活动或静止期肺结核病的患者或呼吸系统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者需慎用。
编辑:王妍
呼吸君酚妥拉明是扩血管的药物,为什么能来治疗咯血?回复,呼吸君为你娓娓道来!内容转载自根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