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发烧怎么办nbsp六大准则从容应

  “孩子烧到39℃医院!”

  “孩子胃口这么差,会不会是病情加重了?”

  “上午才看过医生吃过药,怎么晚上又发烧了,是不是医生没看好?”

  ……

  孩子每一次发烧,全家就跟着忙里忙外不说,那个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再镇定的家长遇到孩子发烧都容易陷入慌乱的状态,有些妈妈甚至变得焦虑不安。家长应该医院?孩子发烧又该如何从容应对?

一孩子发烧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机体对致热源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

  很多新手父母由于经验不足,一遇到孩子发烧就非常紧张,生怕孩子会因发烧有什么闪失,担心物理降温不管用,医院打点滴对身体不好,总之一讲到发烧就如临大敌。

  医生解答:

  家长要摆正一个观念,发烧并不完全是坏事。

  首先,发热是机体对致热源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

  其次,发热可以抑制某些致病因子的生长和致病能力,在正常体温一些病原菌能正常生长,但在稍高的温度条件下,一些致病菌的酶可能会失活。

  第三,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可以让一些忙碌或粗心的家长发现自己小孩生病了,能引起家长重视,有利于及时诊治。

二孩子吃了退烧药没用可能是剂量不够,吃退烧药剂量要参考体重。

  一般来说,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体温到达38.5℃以上时使用退烧药,但是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使用退烧药之后并没有明显退烧。

  医生解答:

  孩子发热建议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在物理降温后体温仍然在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药,一般建议家长给孩子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不提倡肌肉注射退烧针。如果孩子使用退烧药后没有退烧,可能是退烧药的剂量不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口服退烧药用药量应参考体重而不是年龄。

  家长给孩子服药时务必遵循以下四点:

  1.参照药物说明书上要求的剂量、服药频率和间隔时间进行服药;

  2.同时可辅以物理降温;

  3.不应超剂量服用;

  4.无需交替使用不同品牌的退热药。

  此外,孩子用药后并不会立即退热,一般30分钟后才开始出汗退热,要注意在服药10分钟后多给孩子喝水,有利于补充水分,发汗退烧。

三退烧药只能临时退烧,评价治疗效果要看热峰高度和热峰间隔时间。

  医院看过医生,也已经吃了退烧药,结果到了晚上孩子又开始发烧,病情似乎反反复复,为什么孩子会退了烧又再烧呢?

  医生解答:

  疾病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使用退烧药可以减轻持续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属于一个治标的过程,只要病因未完全控制,发热就会继续。因此,使用退烧药过后,一般4~6小时或8~12会再度发热。

  我们衡量药物有没有效果,不能以孩子会不会再次发烧为依据,看热峰的高度和热峰的间隔时间会客观一些。所谓热峰的高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比如今天孩子发烧最高温度是40℃,明天发烧的最高温度是38~39℃,这就说明热峰高度在降低,药物是有效的。而热峰的间隔时间,可以理解为:原本需要4~6小时吃一次退烧药,慢慢地需要8~12小时才吃一次退烧药,这说明热峰间隔时间在延长,药物是有效的,病情也相应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时可以继续用药观察。

  只要孩子的病情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医院看医生,发烧期间好好休息比路上折腾更有利于恢复。

四发热程度跟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完全对应,重点   有些家长非常   医生解答:

  婴幼儿的体温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比如一天里凌晨的体温最低,傍晚的体温最高,而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衣着过多、体力运动、进食、哭闹等体温也会升高。一般来说,36~37.4℃是正常体温,37.5~38.5℃属于低热,38.6~38.9℃属于中度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属于超高热。

  如果孩子体温39℃但精神状态很好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发烧只有38℃但精神状态很差或烦躁不安、嗜睡那么就要引起重视。

  通常低于41℃的发热不会造成脑损伤,除非发热是由脑部疾病引起的,比如脑膜炎。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婴儿可能表现为低体温而非发热。

五孩子在发烧期间胃口不好不能成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

  有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饮食情况,一发现孩子没胃口就会非常紧张,生怕饿坏孩子,甚至会炖一些补汤来给孩子喝,如果孩子拒绝食用,又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疾病。

  医生解答:

  发热时孩子胃口不好,一方面要注意是否喉咙痛或口腔溃疡,造成孩子不喜吞咽;另一方面,发热会造成机体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引起食欲不振。

  一般来说,建议饮食以不增加疾病中宝宝的肠胃负担即可,比如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六发热的同时可能出现热性惊厥,但短暂的抽搐一般不会引起脑部损伤。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体温高会引起热性惊厥,因此孩子一烧到38.5℃以上就非常紧张,一到了39℃医院让医生退烧,以免引起热性惊厥。

  医生解答:

  热性惊厥(即抽搐)发生率在3%~5%,5月龄到5岁的小朋友均可出现,高发年龄在1岁到3岁之间。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体温上升阶段,大约持续3~5分钟。短暂的抽搐不会引起脑部损伤,而且降低体温并不能减少发作几率,所以不提倡过分积极使用退热药和预防性使用镇静剂。发热时抽搐要引起重视,需要专业医生为宝宝排除抽搐相关的其他疾病,比如脑炎或其他严重疾病。

      

  家长要懂得一些热性惊厥的处理方法

  

  如果孩子在家高热出现突然瞪眼、四肢强直、意识丧失时,使孩子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发生窒息,医院就诊。不需要按压人中,也不需要用手指等物品塞到孩子口中。

                

  温馨提示:孩子发医院?

  (1)小婴儿精神不好,表现双眼无神,或哭闹不安,或小于3个月的宝宝体温超过38℃。

  (2)幼儿拒绝玩耍,不可安慰的哭闹、呻吟,表现得很虚弱,睡着后不易叫醒。病重的孩子爱睡觉,任何年龄段都是。

  (3)小朋友脖子僵硬或者头痛。

  (4)出现耳痛、咽痛、尿痛或者频繁咳嗽。

  (5)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

  (6)伴有惊厥时。

  (7)高烧患儿用药后依然高烧不退,或是退烧后一再反复,需要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合并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高烧时,医院看诊,应先给医院,医院就不需要退热药了。家中备用的退烧药一定要随时带在身上,医院途中或者是候诊有需要时使用,以免耽误病情的控制。

  

儿科医生李绚长按左侧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s/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