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好像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
不少吃瓜群众担心
会被催眠说出了银行卡密码、跳脱衣舞。。。
那么,催眠是什么?
催眠是人类意识的一种状态,包括注意力集中、外周意识减少以及对暗示反应能力的增强。处于此状态的人对他人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这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
前言现代心理学对催眠的意见
一、错误记忆植入
实验研究表明,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的言语可能会诱导被催眠者产生错误的记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法院不接受被催眠的人的证词。
二、角色扮演
巴伯尔(TheodoreBarber,)和斯潘诺斯(NicholasSpannos,)等人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者在催眠者的诱导下过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并且指出,是被试者角色的期待和情景因素,引导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作出了某些动作。
催眠只是心理学中一个小小的分支,它并不是心理学的主流。记住,催眠心理治疗心理学
今天我们借《催眠大师》来聊一波催眠
以下进入正题
这是徐瑞宁,一个意气风发的催眠医师。他对自己的学识非常自信,言语风趣而又咄咄逼人。
但是,他怕开车又怕水
某一天,他的老师方教授给了他一份特殊的病例:一个神秘的香港女病人,任小妍
根据他的老师方教授和同学沈立的说法,她,逻辑严密,交谈的时候几乎没有破绽;沈立更是直接地告诉徐瑞宁,这个病人有问题,劝他放弃。
任小妍
但像徐瑞宁这么自信的宝宝,怎么会轻言放弃呢。于是他开始了治疗。他想找到任小妍“阴阳眼”的成因,却没想到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虽然这是一部开头像鬼片结尾像教育片的心理电影,但它毕竟是和催眠有关系
让我们边看,边评
Part1一个传统的催眠
徐瑞宁催眠任小妍
一、怀表
小伙伴们注意到没有,在影视作品中催眠都爱用怀表?
从技术角度来讲,人长时间凝视一个物体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进而闭上眼睛,更专注地接受催眠师的引导,这才是怀表的真正意义。催眠师想让你做的,是安安静静闭上眼睛放松身心更加专注于他的指令罢了
另外,怀表几乎成为了催眠的一个代名词。怀表—催眠,这本身就是一个心锚。
二、心锚
心锚属于条件反射里面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指:“人之内心某一心情与行为某一动作或表情之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当条件与反射之链接模式衔接完好后,人之心锚就建立了;如果能够将这一衔接过程重复地使用多次,心锚产生效果会更加明显。
当怀表在你眼前晃时
你会想
啊
这就是催眠
啊
我要被催眠了
Part2徐瑞宁的秘密
圈圈绕绕绕绕圈圈之后,最后真相是什么呢?
徐瑞宁酒后驾车,他开的车,冲进了河里。这场事故,害死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未婚妻,另外一个,是任小妍的未婚夫。原来他与任小妍同是方教授的学生(其实任小妍叫顾洁,任小妍是她的曾用名)。
对,这就是为什么他怕开车又怕水。这个是应激性精神障碍的表现。
一、应激性精神障碍
应激性精神障碍(或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在出事不久后,徐瑞宁的精神状况极不稳定,甚至出现了极为严重自残的行为。
二、应激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他最后把自己催眠了,“忘了”整件事情,从而得以继续工作和生活
徐瑞宁进行自我催眠
Part3清醒催眠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在刚见面时
徐瑞宁表现得像是完全不认识任小妍的样子呢?
任小妍的自我介绍
与徐瑞宁所擅长的领域不同,顾洁(也就是任小妍)擅长的是清醒催眠(在片头徐瑞宁调侃说他那帮清醒催眠学的好的同学全都混迹在广告圈)
顾洁对徐瑞宁进行清醒催眠的过程
其实这部分是偏离了事实的,在真实情况中很难成立
进入催眠的时间因人而异,但像徐瑞宁这么快的......毕竟还有艺术加工么,科科
一、清醒催眠
清醒催眠的定义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产生催眠效果。一般界定清醒催眠与恍惚催眠的简单标准是:被催眠者的眼睛是否睁开(梦游有眼睛睁开的现象,但梦游不属于清醒催眠)。
催眠的一项重要定义是绕过意识的批判机制,给予选择性的思考。
与清醒暗示的区别:清醒暗示不需要绕过对方意识的防卫机制,因此清醒暗示能达到的效果非常薄弱。
而催眠状态下,这些批判的机制会减弱。对于暗示的接受性会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顾洁是如何催眠徐瑞宁的?
二、暗示
方教授和沈立既是徐瑞宁信任的人,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方教授亲手给他的病案以及沈立给他寄过来材料和录音等等行为,让徐瑞宁相信,任小妍,不过是一个有点难对付的的陌生病人而已,而自己,是颇负盛名的催眠师,有难度是有难度,但并没有什么威胁。
三、疲惫+混乱=弱抵抗
1、徐瑞宁在见到任小妍前,已经工作了一天。在他认为自己很清醒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疲惫了。在不清醒的情况下,人的意志力最为薄弱。
2、任小妍在最初见到徐瑞宁时,并不按常理出牌,她背对着徐瑞宁,神神秘秘,她拨动时钟的动作,更是给徐瑞宁造成了一种逻辑上的混乱感。混乱感也可以瓦解人的意志力。
举个栗子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标点那么对一般人来说看着看着就困了对我们来说标点是有助于我们断句的从某一程度上来讲断句也是一种逻辑就是这样的
3、并且徐瑞宁的助手还在徐瑞宁的咖啡里加了镇静剂
:),嗯,更困更想睡了
Part4催眠生活
一、生活中的催眠
1.生活中的催眠比比皆是,广告商们做的尤为成功。比如什么“怕上火,______”。
2.平时如果想让自己达到什么状态,直接在心里说出来就好了,不要消极的词语,要用积极的词语。
用“我很冷静”代替“我不紧张”。
在我们“不”做某事之前,我们必须想象出不做的是什么事。例如:不要想蓝色的北极熊。为了理解这个句子,你必须先确定蓝色的北极熊是什么样子,才能执行那个抽象的概念“不”,但为时已晚,你已经想了蓝色的北极熊了。“不”这个词反而让人更重视被否定的内容。
当你紧张的时候,重复“我不紧张我不紧张”,脑子里最后就只剩下“紧张”了呢,科科。
二、QA
1、催眠能否在手术中代替麻醉类药物?
催眠术对高催眠易感患者心理上的干预是有效的,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恐惧、焦虑、紧张心理,达到应用镇静药所致的镇静状态,对降低术中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系统功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但这其中有个问题是,催眠不像麻醉,可以精准控制剂量。周围环境,包括病人自身的情况以及催眠师的专业素养等等有太多的变量;一旦病人出现术中知晓,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催眠止痛中应用较多的是助产催眠,催眠可以有效的降低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痛感。
2、催眠辣么厉害,我会不会有危险?
专业的催眠师都是有职业道德素养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医生,要对病人负责。在实际治疗中如果患者是异性,治疗过程中是要有第三者在场的,影片中徐瑞宁在任小妍被催眠时未经她的同意就触碰她的身体(翻眼皮看眼睛)是不被允许的。
被催眠者自身是有自我保护的能力的。当催眠师的指令违背了被催眠者的原则时,被催眠者要么不作为,要么立刻清醒。
其实小编觉得催眠师这货跟黑客有点像,在银幕上都是呼风唤雨,动辄控制核弹能毁灭某国的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毕竟人家故事里的终极大boss啊)。他们看似强大,只因他们神秘。
打酱油的分割线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
不要酒驾
这部电影,表达了一个主题
不要酒驾
这部电影,揭示了一个道理
不要酒驾
在最最最后,放一小碗鸡汤
当你有时候
因为某些事情
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自责时
你要告诉自己
小编最后一句话:因为催眠方面现在仍有许多争议,如有纰漏,欢迎广大读者前往指(da)正(lian)
( ̄ε(# ̄)☆╰╮o( ̄▽ ̄///)
重要的事情讲完了,我们下期见~
*(′?ω?`)*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Hypnosis
{2}DavidT.Rowley.HypnosisandHypnotherapy[M].
{3}蒋平.当《催眠大师》遇见催眠大师[z].
{4}李松蔚.催眠的奥秘:谁掌控了你的心智[z].
[5]甘露春代娟刘金英冯冬梅梁颂游.心理门诊催眠治疗例分析[J].医院,(9):79-80
[6]魏燚.催眠对高感受人群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效果的影响
[D].
[7]Alladin,Assen,Calgary.Cognitivehypnotherapyforaccessingandhealingemotionalinjuriesforanxietydisorders.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Hypnosis.Vol59(1),Jul,.pp.24-46.
[8]网址中科白癜风医院寒假送健康哪里治白癜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