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疹的诊断与医治

麻疹的诊断与医治

麻疹

概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然国内外已研制并广泛运用有效的麻疹减毒疫苗(简称麻苗),但麻疹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麻疹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过去它是小儿最常见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小儿传染病中居于首位。我国自年开始普遍运用麻苗,年全国推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一直保持下落的趋势,阻断了原有隔几年一次周期大流行的规律,流行的强度和病死率均已明显下落。目前病发年龄上移,大儿童及青少年病发增多。与此同时,青年母亲中易感人数增加,其出身的子女缺少母传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小儿出身后很快抗体阴转,故婴幼儿麻疹病例增多。流行高峰期缩短,且轻型或不典型病例亦增多,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美国原提出到年全国消灭麻疹,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

1诊断标准

1.1.1诊断根据

①初期有发热、喷嚏、流涕、畏光等卡他症状,口腔黏膜见到白色细小的麻瘳黏膜斑。患儿在病发前周有麻疹接触史。

②延续发热d开始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向头面、颈部,后自上而下延及躯干和四肢,最后见于手心、足底及鼻尖。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③恢复期皮疹消弱后,有棕褐色色素镇静和糠麸样脱屑。

④直接荧光法可检出患儿鼻黏膜、痰及尿沉渣剥脱细胞中麻疹病毒抗原,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对不典型病例可做血凝抑制实验测定血凝抑制抗体,病后1个月抗体效价较早期增加4倍以上。

具有上述第①~③项便可临床诊断为麻疹(典型麻疹),同时具有第④项可病原学确诊。

1.1.2不典型麻疹诊断

1.1.2.1轻型麻疹

见于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取得部份免疫的小儿,全身中毒症状轻,病程短,麻疹黏膜斑不典型或缺如,出疹期短,出诊顺序不规则,皮疹色淡希少,无并发症。

1.1.2.2成人麻疹

中毒症状比小儿重,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且无力,咳嗽剧烈、纳杲,病发3--4d后出现皮疹,斑丘疹迅速融会,数天后消弱,留有色素镇静。孕妇妊娠期间得病可致流产或死胎。孕妇若产前周感染麻疹,则小儿出身后可患先天性麻疹。

1.1.2.3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由于疫苗保存不当而致灭活,数年后再感染麻疹病毒而引发本综合征,潜伏期1~2周,先驱期有发热、轻度卡他症状,可无麻疹黏膜斑,病发后d出现皮疹。反向出疹顺序:先见手心及脚底,后扩展到肢体和躯干,波及脸部。皮疹多样化,斑丘疹、红斑、荨麻疹,亦可出现紫癜或水疱。中毒症状较重,常并发肺炎。血中麻疹抗体滴度很高。

1.1.3鉴别诊断

1.1.3.1风疹

全身症状轻,皮肤斑丘疹及枕后、颈后、耳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发热半日至1日出疹。

1.1.3.2幼儿急疹

常发高热,热退疹出,可与麻疹区分。

1.1.3.3猩红热

高热,中毒症状重,有咽峡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及扁桃体炎,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的丘疹,发热1~2d后出疹,出疹期高热。

1.1.3.4肠道病毒感染

有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及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散在斑丘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

1.1.3.5药物疹

皮肤瘙痒,出疹与用药有关。

2医治方案

1.2.1一般医治

患儿应予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d止,若有并发症则隔离应延长至疹后10d。患者应卧床休息,室内应常常透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与湿度应较恒定,避免过干过热。患儿穿着、被盖不宜过量、过厚,以利散热。供给足够的水份,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维生素A和B,以防角膜软化,失明或口腔炎。恢复期患儿不应忌口。

1.2.2基本药物医治

1.2.2.1对症医治

高热患儿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剂量退热剂,以避免热度骤降而出现虚脱。烦躁不安者可适当用镇静剂。咳嗽时可予镇咳祛痰药,如复方甘草合剂,剂量1mL/(次.岁),3次/d口服,或予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口服沐舒坦、溴己新(必嗽平)。体弱者可适当少许输血或血浆。

1.2.2.2抗病毒医治

利巴韦林(病毒唑)mg/kg,静脉、肌肉注射或口服。酌情而定。

1.2.3并发症医治

1.2.3.1麻疹肺炎

麻疹患儿若并发细菌性肺炎时,根据可能的致病菌,选用种抗生素,静脉给药。

1.2.3.2麻疹喉炎

麻疹引发轻度喉炎,预后良好。若继发金葡菌感染时,则病情严重,乃至出现喉阻塞。轻度喉阻塞者,可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静脉给药。病情严重者,应加予吸氧、超声雾化吸入等措施,并给予镇静剂,如异丙嗪、地西泮(安定)等。若继续烦躁不安、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紫绀,则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避免危及生命。

1.2.3.3麻疹肺炎并发心力衰竭

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若出现气急加重,烦躁不安,呼吸次数60次/min,心率增快~次/min,肝脏进行性肿大,应立即按心力衰竭处理,氧气吸入,给予镇静剂及洋地黄制剂,毛花甙丙(西地兰)饱和量:2岁0..04mg/kg;2岁0..03mg/kg。首剂用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给药1次/(h),加入10%葡萄糖液mL静脉推注,一般不需要用保持量,对伴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须以地高辛保持,保持量为总量的1//5,同时运用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如产生心肌炎,应卧床休息,加用维生素C、辅酶A、3磷酸腺苷等医治。

1.2.3.4麻疹脑炎

麻疹并发脑炎,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退热、止痉、下降颅内高压等措施,注意避免脑疝、呼吸衰竭产生。

1.3疗效评估

周左右皮疹完全消失,1周左右体温开始下落并逐步正常,全身情况改良,无并发症者为治愈。

1.4预后评估

有关预后的因素中以年龄最为重要,在婴幼儿时期,麻疹易并发严重肺炎,原有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的婴儿产生麻疹时较危重。我国自推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一直保持下落的趋势,流行的强度和病死率均已明显下落。

1.5评述

本病卡他期在下眼睑边沿有一条明显的充血横线有诊断价值,过去在临床中未引发重视。近来“接种后麻疹”患儿增多,在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7~14d内出现麻疹,有或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不典型,皮疹少,全身症状轻,可无卡他症状。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询问接种史,注意此类患儿。









































白癜风的危害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s/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