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亲历的中药中毒事件

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38975.html

云南省“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表示,到年,云南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中医药服务。

我对此并不开心,因为这些医药,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它们是安全有效的。

曾经,我和许多人一样,相信中药既安全又能治病,直到年。

那年我大学毕业,进入一个药物研究中心工作,我所在课题组的任务是从云南特色植物中筛选出可以用于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课题组负责人黄老师在日本大型药企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多年。一天早晨,我们课题组的三个小兵被告知黄医院急救。我们冲到昆医附一院急诊室,看到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黄老师,以及他刚从外地赶来的妻子和女儿。因为严重腹泻以及急性肾衰竭,医生已经给黄老师下了两次病危通知,马上就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全身的血液透析他后面又经历了5天,才算脱离险情。身体损伤的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过了将近半年才回到实验室。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颗蒜头果。

蒜头果产自文山,是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对象之一,传说有降血脂的功能。黄老师本人血脂高,对此兴趣非常大,在重病入院的前一天,分两次吃下了一颗蒜头果。

在此之前,我多少知道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我小时候吃了四环素牙齿变成了黑黄色,比如我听说过有人注射了庆大霉素聋了。但是亲眼见到自己的师长与同事因为中药中毒而生命垂危,体会到他们一家人在危机中巨大的无助与担忧,听到轮流照顾他的同事谈及治疗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与惊险。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我们真的清楚这毒对自己和家人意味着什么吗?我们不应该努力规避风险,而让自己和家人更健康吗?

对中药安全性产生的怀疑,促使我去了解现代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并渐渐理解了这个苛刻的评价体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基础与人伦考量。

现代药物的历史不长,年美国颁布了《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强制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药物的有效性,以向公众提供具有真正疗效的药物。这一法案促进了现代药物的出现,并将欧美大药企从热衷生产各种祖传秘方,转变到重视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年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大大降低了恶性传染病的死亡率,并且将人类的平均寿命从年的50多岁,提高到年的71岁。这些现代药物的成果是惠及全人类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改善同样受益于这些药物。

年美国通过了食品药品法修正案,规定制药公司应承担证明药品安全和有效的责任,并且研究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实验,必须是“充分”的“有良好对照”的科学实验,也就是下面就要讲到的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

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无需治疗也能自动痊愈,例如口腔溃疡,感冒等,有些疾病假装治疗下或是吃点安慰剂,也能很好痊愈。一个药物或是一种疗法必须与疾病自愈和安慰剂效应相比较,才能判断是不是真的有效。

首先把一定数量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病人在没有治疗情况下的自愈效果。

第二组是安慰剂组,给病人吃没有治疗成分的安慰剂,观察病人的心理作用对疾病的影响。

第三组是治疗组,给病人吃真药,观察这种药物或疗法的真实治疗效果。

所谓双盲就是病人和他的医生都不知道吃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

然后根据结果统计,如果治疗组、安慰剂组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病人的痊愈是因为疾病自愈了,药物无效;如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但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这个药物只相当于安慰剂,仍然判定药物无效。只有第三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前两组,才能证明该药物是有效的。

双盲试验是目前我们可以用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直接导致了疾病痊愈这一结果的最可靠方法。安全性评估则包含药物应用于人体前的动物实验结果,以及人体使用后观测到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现代药物上市前,必须经过这些试验证明安全有效,美国FDA在药品审批中,一直坚持这一标准,是世界上判定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最权威的监管部门,而至今还没有一种中药制剂能够通过美国FDA规定的临床试验对有效性的考察,获准在美国上市。

与之对应,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几个中药的不良反应通报。

年04月15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期)警惕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问题: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短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急性马兜铃酸肾病……长期间断或持续小剂量服用可引起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临床出现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持续服用者肾损害进展较快);小剂量间断服用数周至数月可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目前,马兜铃科的药材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寻骨风、广防已、朱砂莲已检出马兜铃酸,其中关木通因安全性问题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药用标准。

年07月16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1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d/1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