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作为人体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很低,是各国营养专家都推荐的健康食材,素来享有盛誉!鱼肉美味又健康,但吃鱼、挑鱼都是门学问。
1
对于鱼的误解可能因为受欢迎,关于鱼的谣言也很多:
1、鱼头容易积聚毒素?很多人说要少吃鱼头,是觉得这个地方容易积聚污染物质或毒素。
首先,鱼所受的污染程度与其生长周期、体型、生长环境等有关,换句话说生长周期短、体型较小的鱼,污染更小。
另外,一般来说,鱼脑、鱼皮、鱼籽这些富含脂肪组织的部位,污染物聚集更多,但是一条鱼中,这些所占比例小,根本达不到中毒效果。
2、大个鱼比小个鱼好?很多人都喜欢挑个大的鱼买。事实上,对于同一品种的鱼来说,如果个头太大,鱼的年龄一般也更老,肉质可能会比较粗糙,而太小的鱼,未成熟,肉质不够鲜美。建议买鱼个头挑“八分大”的较好。
3、野生鱼比养殖鱼好?野生鱼生长周期长,营养物质来自于自然水域的浮游生物和食物链,肉质紧实鲜美,这也是受到大众偏爱的理由。但环境污染是吃野生鱼首要考虑的,如果环境不达标,野生鱼很容易聚集一些污染物质。若吃了有毒的海藻、小虾等,毒素也会堆积,人食用后,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现在人工养殖的鱼,在科学的操作和管理下,安全性较高,口感其实也不差。因此,建议大家买鱼还是去正规市场、商场,毕竟都是经过检验的,吃得放心。
挑鱼小技巧
①闻味道:尽量不要买那种闻起来有酸臭味、氨水味儿的鱼。
②看鱼眼:尽量买鱼眼是清晰明亮、有一点鼓起的鱼。
③看鱼鳃:尽量买鱼鳃是鲜红色的鱼。
④看背部肌肉:尽量挑选鱼背有弹性(弯了能收回的)的鱼。
注意:现杀的活鱼,可以先放冰箱冷藏2小时,经历了排酸过程再烹饪。
2
鱼鳞被你丢弃的“宝贝”
杀鱼的时候,很多人最痛恨的就是鱼鳞,腥味重、还硬,往往“除之而后快”。但其实鱼鳞不仅能吃,营养价值还很高!
1、卵磷脂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其能增强大脑记忆力、延缓细胞衰老。
2、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胆固醇代谢,调节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3、微量矿物质其中含有较多的钙、磷,对预防小儿佝偻和老人骨质疏松有好处。
鱼鳞冻
①先将鱼鳞放入漏勺,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放入干净的容器;
②葱切段、姜切片放在鱼鳞上,并撒上一小勺盐,接着加入清水(水量没过鱼鳞约1cm);
③水开后,放入锅内中火蒸25-30分钟;
④将蒸好的鱼鳞过滤,取滤汁晾凉,用容器盛起,放进冰箱冷藏2小时以上;
⑤鱼鳞冻成型后是晶莹剔透的,可以加黄瓜丝、少许蒜末和香油凉拌,也可以直接蘸酱。
3
鱼胆别乱吃:当心有毒鱼鳞虽然可以吃,但有个部位是绝对不能碰的——鱼胆!
由于没有特效药,如果鱼胆中毒,死亡率会高达20%左右,是仅次于河豚鱼的杀手。鱼胆中含有胆酸、氢氰酸等有毒化合物,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而且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轻易破坏。
不过,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像乌鱼、鲶鱼的胆,是无毒的。生活中要特别小心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还有鲫鱼、翘嘴鲌、团头鲂(武昌鱼)等。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进眼睛。
4
三类人不宜多吃鱼鱼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以下几类人最好注意:
1、痛风患者痛风是因为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而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风患者还是少吃为宜。如实在想吃,可选择青鱼、鲑鱼、金枪鱼、白鱼等含嘌呤较少的鱼类。
2、出血性患者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摄入过多EPA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对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要少吃甚至不吃鱼。
肝硬化患者本身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因此也不建议食用鱼类。
3、服用某些药物期间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正常情况下,人体会分泌抑制组胺活性的物质——单胺氧化酶,但当服用痢特灵等抗菌药、优降宁等降压药时,就会抑制单胺氧化酶,导致组胺的堆积,易诱发头晕、头痛、心慌、荨麻疹等不适症状。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ID:woshidayisheng)
你所不了解的毒品知识新型毒品“奶茶”
新型毒品“奶茶粉”呈白色粉状末,用条状奶茶袋包装,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种成分,遇水即溶。“饮毒”工具简单,不受条件限制。但该类新型毒品与“摇头丸”相似,效果持续时间长,对吸毒人员更具诱惑,容易传播。
如何辨别新型毒品“奶茶”
一种看似奶茶,包装上标明“清新柠檬风味”等标识的饮品,大家要多留心。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这种“奶茶”外观与普通小包装普通奶茶无异,但仔细观看,这些“奶茶”制作粗糙,上面没有基本成分和食用方法的说明。用手指捻摸,发现里面是均匀细致的粉末,而不是普通的茶叶,打开一包闻一下,有甜甜的味道。
新型奶茶粉一般会出现在歌舞娱乐休闲场所里,所以大家在放松娱乐的时候,如果有人突然拿出奶茶包冲调并且要你喝下,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问个明白,以免误入歧途,遗憾终生!
其他新型种类毒品
1“阿拉伯茶”“阿拉伯茶”新鲜的时候就像苋菜,但与苋菜有一个区别就是它的茎都是红的,叶子比苋菜更显得苗条一点,而在晒干之后,“阿拉伯茶”看上去就与茶叶非常像,很有迷惑性,但口感苦涩。
2“跳跳糖”后劲很强,喝一次两天内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3“0号胶囊”该胶囊使用后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伤害,出现亢奋及幻听、幻视等现象,会使安全套使用率在男男性行为中大大降低,从而为性病艾滋病传播提供了土壤。
4红冰“红冰”是最近两年国际上新出现的毒品类型。它采用新的工艺,提纯冰毒,其威力至少是普通冰毒的两三倍。吸毒者一旦染毒,便深陷毒瘾,而且用量持续增长,毒瘾很难戒掉,吸毒人称染“红冰”者命不长久!因此,国际上一开始就把红冰列为重点缉毒对象。
5“浴盐”据悉,吸食这种叫“浴盐”的毒品后,会让人完全陷入幻觉状态,失去理智,并且将自己想想为超人,并且对其他人进行攻击。毒品浴盐是现今最厉害的毒品。
6“开心果”“开心果”可不是零食,而是比一种摇头丸还厉害的新型毒品,其毒性和危害性比“摇头丸”更甚。
7黄皮就是土制的海洛因,是海洛因的一种衍生物,跟海洛因在化学成份上没有区别。吸黄皮(“料子”)的人有一定地域性。
公安特别提醒
上述这些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强,毒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吸毒人员极具诱惑力。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遇到陌生人提供此类饮品、零食,务必仔细查看,加强防范!
还有传统类毒品也要认识如何识别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因罂粟拥有制作毒品的危险性,却又有制作药物及生产罂粟籽的价值,故在世界很多国家被规范化地种植。
一、一般选择较为偏僻的院落或田间,与农作物套种,不易被发现。城市里还有人种在自家花盆里,摆放在阳台上。
二、5月-6月正是罂粟结果时,果实明显,不常见,与其他作物差别很大。
罂粟果实图片
那么,种植罂粟到底违不违法?多少棵违法?跟随小编来看一起案例:
2月22日上午,某市警方接群众举报,称发现疑似毒品源植物罂粟两处。接举报后,该地警方立即组织民警火速赶往该地点进行地毯式查找,最终在附近一块菜地发现了大量的罂粟苗。随后,民警将两处的罂粟进行铲除,经现场查点黄某种植有株、王某种植有株。经查,罂粟都是其两人于年11月份分别在各自的菜地种下。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王某被采取行政处罚措施,案件均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很明白了吧,黄某可能要被判刑,王某可能要被拘留!)
警方提醒:法律链接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认识和了解罂粟幼苗的危害
多年来,一些群众认为食用罂粟幼苗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而少数的餐馆老板为了吸引顾客,也会在餐饮中将罂粟苗作为蔬菜食用,在火锅底料或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籽)作为香料。其实,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危害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罂粟的相关知识吧!
罂粟(学名:Papaversomniferum)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的种子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产品,而罂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但是美丽背后不容忽视的是,罂粟是提取毒品鸦片的主要毒品源植物,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
目前,正进入罂粟苗的生长旺盛期,许多餐饮店主喜欢将其作为火锅的配菜招徕顾客。而一些市民一方面觉得罂粟苗肥且嫩、口感好,另一方面认为吃了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也喜欢点上一盘。
针对这一现象,山东警方将集中开展整治非法买卖、种植罂粟幼苗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
民警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非法买卖、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理,少数市民认为食用罂粟幼苗能预防和治疗感冒,民警通过询问有关专家,食用罂粟幼苗能预防和治疗感冒纯属误解,对身体危害很大。食用罂粟苗的危害:由于罂粟苗和罂粟壳中也含有吗啡等生物碱,长期食用此类食品,人会出现和吸毒类似的症状。如发冷、出虚汗、浑身乏力、面黄肌瘦等,严重者人体中枢神经也遭受伤害。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敏感体质的人群来说,食用含有罂粟的食品,确实会上瘾。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阳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