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新药开发中,镇静剂近三十年无重大进展。目前临床麻醉及镇静常用的镇静剂为异丙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及右旋美托咪啶,这几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各有优缺点。目前临床中对于具有快速起效、麻醉深度良好控制、安全、快速和可预测的恢复,特别是在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以及在代谢上不依赖于肝肾功能的短作用麻醉剂的需求仍在持续、且未得到满足。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γ-氨基丁酸(简称GABA)受体激动剂,是一种静脉超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麻醉药,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引起氯离子内流,抑制神经元电活动,产生镇静作用[1]。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效果与丙泊酚一样有效,患者失去知觉的时间、Narcotrend指数≤60的时间以及术后PACU/ICU拔管的时间具有可比性[1]。一项有关瑞马唑仑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递增剂量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mg/kg后,镇静峰值发生在1-2分钟内,而连续2h静脉输注瑞马唑仑,可较咪达唑仑产生更深的镇静作用[2]。瑞马唑仑0.–0.20mg/kg静脉注射后镇静中位恢复时间较咪达唑仑0.–0.20mg/kg静脉注射后更快[3],且单次静脉给予0.01-0.35mg/kg瑞马唑仑,注射1分钟后药物清除率是单次静脉给予0.mg/kg咪达唑仑的三倍[3]。瑞马唑仑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长期或大量使用输注不产生蓄积,可被氟马西尼拮抗[1]。瑞马唑仑的全身清除不依赖于体重,在老年和年轻患者或肾功能正常和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之间,瑞马唑仑的药代动力学无差异[1]。此外,动物实验表明,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使用,不仅可产生有效的镇静作用,还可增强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不产生肺部不良反应(包括肺部刺激或支气管痉挛)[4]。目前瑞马唑仑主要用于全身麻醉以及无痛胃肠镜、支气管镜和消化道内窥镜等操作镇静,且在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中证实安全有效[1]。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已完成全麻II期、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瑞马唑仑在全麻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
基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药效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的特点,其在无痛诊疗、日间手术麻醉、全麻诱导及维持、区域阻滞的辅助镇静、ICU患者镇静尤其是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的镇静等应用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故拟基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前期用于全麻、无痛胃肠镜临床研究的数据,探讨其静吸复合麻醉在成人全麻择期手术中诱导及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01总体概况
1.研究单位组长单位-医院
参研中心-医院、医院、医院
2.麻醉手术类型-全麻择期手术
3.患者类型-行全麻择期短小手术患者(h≤2h,以腔镜手术为主:宫腔镜、腹腔镜等)
4.病例数-87例
5.麻醉方式-静吸复合麻醉
u诱导阶段:诱导前5min给予舒芬太尼0.5-1μg/kg、静脉推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3mg/kg、肌松:顺式阿曲库铵0.2mg/kgor罗库溴铵0.9mg/kg、长托宁及常规止吐药,气管插管;(注:舒芬给药,基础操作3-5min后,再插管,应激反应较小(因镇痛完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配置方式:36ml生理盐水配置浓度为1mg/ml,负荷剂量:0.2-0.3mg/kg,30s-1min推注完毕)u维持阶段:七氟烷1%、同时泵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0.5mg/kg/h、瑞芬太尼5-10μg/kg/h;u手术结束前10-15min:需要等待肌松恢复,停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不影响苏醒、拔管及定向力的恢复。(注:麻醉深度监测:BIS、Narcotrend、熵指数)6.观察指标-患者一般情况;苏醒指标(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7.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行全麻择期短小手术的患者02新药说-分享我的用药经验
Q
1.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为什么会容易出术中知晓?
影响因素较多,如下:
①静脉药物进入人体需通过导管,患者手臂或身体部位压制,导致药物未及时输出,出现术中知晓的情况;
②输液泵故障,或泵道脱落,打折等,导致静脉麻醉药未进入体内;
③丙泊酚的安全阈值较窄,剂量大易引起麻醉过深,剂量小,易引起术中知晓。
(数据来自:医院夏瑞主任)
A
Q
2.如何看待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相关性?
①可以用BIS监测,缺点是BIS费用较高,需收费;
②可以用Narcotrend监测,有些药物,与Narcotrend的相关性不好,就算有的时候NI指数没有下来,到60,但在80及以下,无睫毛反射,也可以做。
③“熵指数”反应相关性好,能够达到麻醉深度。
(并不是说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NI的相关性不好。有的时候,给15m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患者也醒着,这个时候补小剂量(0.5mg/kg)丙泊酚就就可以迅速进入镇静状态,NI指数会迅速下降;有的时候给大剂量的丙泊酚也是会有患者不麻的情况,有可能这个时候给一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就可以迅速进入镇静状态了。)
(数据来自:医院夏瑞主任医院李熊刚主任)
A
Q
3.在短小手术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比,优势如何?
主要差异指标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拔管时间:
①手术结束-拔管(15minVS18min)P<0.05;
②患者出PACU时间(23minVS25min);
③定向力、语言功能(瑞倍宁分值大于咪达唑仑)P<0.05
说明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患者,拔管时间更短,术后定向力,语言恢复情况更好。
(数据来自:医院刘媛媛医师)
A
Q
4.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相比,优势如何?
①右美起效慢,同时半衰期长,患者苏醒时间长,并且在体内代谢时间长;
②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有潜力取代右美,病人苏醒更迅速,很安全,耐管,尤其是苏醒后带管沟通没有不耐管的情况,对带管的病人,ICU病人带管是有潜在获益的。
(数据来自:医院陈鹏飞医师)
A
Q
5.针对于临床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诱导,插管反应应激反应较大,该如何处理?
1、常规临床给丙泊酚诱导,会立即插管;这是因为不插管,血压会立马掉下来;但由于瑞倍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故给瑞倍宁后,间隔1min等药物血药浓度达峰值,再插管,应激反应会更小一些。
1、给予舒芬太尼,3-5min做完基础操作,再给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镇痛起效完全的情况下,插管应激反应更小;
2、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诱导剂量:0.2-0.3mg/kg,推注速度:30s-1min;间隔1min达血药浓度高峰再插管。
(数据来自:医院王昕主任、医院何军民主任)
A
Q
6.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哪类患者人群中,更具有优势?
1、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时手术(不需要进胸腔、腹腔等手术刺激特别大的手术,例如断肢再植等手术)这一类特定的手术类型,优势是非常大的;
2、老年患者;
(数据来自:医院王昕主任)
3、用于5-10岁的小儿,瑞倍宁的优势在:血压心率非常平稳。但是一般用丙泊酚、瑞芬时,血压不平稳,还要复合升压药物。
(数据来自:医院何军民主任)
A
参考文献:
[1]S.J.Keam,Remimazolam:FirstApproval,Drugs,80()-.
[2]X.Y.Sheng,Y.Liang,X.Y.Yang,L.E.Li,X.Ye,X.Zhao,Y.M.Cui,Safety,
pharmacokineticandpharmacodynamicpropertiesofsingleascendingdoseandcontinuousinfusionofremimazolambesylateinhealthyChinesevolunteers,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pharmacology,76()-.
[3]L.J.Antonik,D.R.Goldwater,G.J.Kilpatrick,G.S.Tilbrook,K.M.Borkett,Aplacebo-andmidazolam-controlledphaseIsingleascending-dosestudyevaluatingthesafety,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ofremimazolam(CNS):PartI.Safety,efficacy,andbasicpharmacokinetics,Anesthesiaandanalgesia,()-.
[4]T.Bevans,C.Deering-Rice,C.Stockmann,J.Rower,D.Sakata,C.Reilly,InhaledRemimazolamPotentiatesInhaledRemifentanilinRodents,Anesthesiaandanalgesi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