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内注射系统,是由美国Vidacare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可以快速建立骨髓腔内血管通路的装置。它是通过电动驱动器或者手动驱动器,将带有针芯的穿刺针钻入长骨骨髓腔内或胸骨内,将针芯取出,接上连通器,再接上输液装置,将液体源源不断的输入体内。其特点是:快速、安全、有效;有多个穿刺位点(胫骨、踝骨、肱骨和胸骨);穿刺后固定平稳、牢固;几秒钟内药物即可到达中心循环系统;静脉可以输注的液体、药品和血液制品,均能用于骨髓腔内输注;拔针方便,无需特殊工具。
一、骨内输液机理骨内输液的机理与骨组织的发生和解剖有关。在新生儿和儿童,大多数骨髓均为造血组织,这些组织中的造血干细胞位于骨髓中,新生血细胞经过骨髓血窦进入血循环系统。在成年人,造血组织局限于扁平骨。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骨内均具有1~条较大的静脉窦,可接受横向分布静脉管道的血液,这些血液来自骨髓的毛细血管床(即血管窦)。横向静脉管道可将血液直接引流入中央静脉窦,也可先将血液引流至较大的静脉分支内,然后再汇入中央静脉窦,中央静脉窦进入骨干营养孔,作为营养静脉将静脉血引流出骨,然后汇入全身静脉回流系统。一方面,骨内静脉通道在外周静脉塌陷时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另一方面,骨内血窦具有较大的通透性。这为骨内输液和给药提供了解剖基础。见图9-5-1。
图9-5-1骨髓腔解剖示意图
在与静脉通道的比较研究中,在加压情况下对低血容量休克的纠正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肺动脉楔压的恢复无区别。
二、骨髓腔内注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一)适应症
心搏骤停、意识丧失、心律失常、烧伤、脱水、脑外伤、麻痹、大量伤员、低血压、呼吸衰竭、癫痫、休克、服镇静剂过量、创伤、中心静脉插管的过渡。
(二)禁忌症
1.穿刺部位骨折(体液渗入皮下组织)。
.穿刺部位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使穿刺点缺乏足够的解剖学标志。
3.穿刺区域有感染。
4.穿刺区域在以前曾进行过重大的矫形手术。
(三)并发症
由于直接进入骨髓腔,可能导致骨髓炎的发生,发生率从未超过1%。此外,误入关节内、局部皮肤感染、骨针松动、骨针断裂、局部渗液也有发生的报道。骨折、脂肪栓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则鲜有报道。
三、骨髓腔内注射系统产品组成1.电动驱动器(图9-5-)。可重复使用次。
图9-5-电动驱动器
.成人穿刺针(图9-5-3、9-5-4)。
3.儿童穿刺针(图9-5-3、9-5-4)。
图9-5-3成人、儿童穿刺针
图9-5-4穿刺针
4.手动穿刺针(图9-5-5)
图9-5-5手动穿刺针
5.胸骨穿刺针(图9-5-6)。
图9-5-6胸骨穿刺针分解图
6.连通器。
7.腕带。
8.便携式提包。
四、产品特点1.使用电动驱动器,穿刺时间不超过10秒;手动穿刺,穿刺时间不超过30秒。
.穿刺后固定牢固、平稳。
3.几秒钟内药物即可到达中心循环系统。
4.静脉可以输注的液体、药品和血液制品,均能用于骨髓腔内输注。
5.有效、安全、多个穿刺部位。
6.标准输液接口。
7.拔针方便,无需特殊工具。
8.成人和儿童两种穿刺针。
五、骨髓腔内注射穿刺部位(一)胫骨穿刺点
1.成人胫骨粗隆内侧一横指胫骨的平坦部位(图9-5-7)。
正面图侧面图
穿刺点定位
手指在胫骨粗隆上手指在胫骨粗隆侧手指在实际的穿刺点
图9-5-7胫骨穿刺点定位图
.儿童胫骨穿刺点
⑴3~1公斤的患者:不容易触及或不能触及胫骨粗隆。如果不能触及胫骨粗隆确定穿刺部位,那么就选择膑骨下两横指胫骨的平坦部位为穿刺点。见图9-5-8所示。
图9-5-8儿童胫骨穿刺点定位图
⑵13~39kg的儿童患者:胫骨粗隆发育成熟定位会比较容易。选择穿刺点的习惯方法是胫骨粗隆下一横指内侧平坦部位为穿刺点。
(二)踝骨穿刺点
内踝尖部上三横指。踝关节是由胫骨、距骨、腓骨共同组成。选择穿刺点是离骨骺比较近的松质骨多的地方。见图9-5-9所示。
图9-5-9踝骨穿刺点示意图
能看到小腿末段的结构和确定穿刺点。胫骨末段也就是内踝中部,内踝尖部上三横指为的穿刺点。见图9-5-10所示。
图9-5-10踝骨穿刺点示意图
(三)肱骨穿刺点
肘保持生理性内收,手部掌心向内放于脐部,由肱骨的中段向上触摸,在肩的侧部你能触到一个突出,即肱骨大结节。见图9-3-11所示。
最佳穿刺点确定:患者必须仰卧位。使肩部暴露,肘部必须生理性内收(患者的手臂紧贴在身体上)。由肱骨的中段向上触摸到肱骨大结节,在肩的侧部你能触到一个突出,这就是大结节,也就是穿刺点。见图9-5-1所示。
图9-5-1患者仰卧式定位穿刺点的方法
六、骨髓腔内注射操作规程以胫骨为例。
(一)确定穿刺部位
放小沙袋在膝后支撑,穿刺点作上记号。
(二)消毒
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半径为15厘米。
(三)钻孔
如有可能可进行麻醉,穿刺针偏离垂直线10~15°进入皮肤,背向骺板,进到骨膜,转动前进直至到达骨髓腔,以阻力突然消失为标志,针无支持可站立。
(四)取钻芯
移去管丝。
(五)冲洗
用充满盐水的注射器先抽吸骨髓,然后注入盐水,以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和针是否堵塞。
(六)输液
确定穿刺针通畅,然后可连接标准静脉输液管进行输液。
以上步骤见图9-5-13。
为减少并发症,必须抽吸骨髓以确定位置正确,但如果操作者很有经验,确定针在髓腔内,若未能抽吸出骨髓则不能作为绝对禁忌症。对穿刺针加以保护,防止松动和移位。一旦静脉通道建立,立即撤去骨内穿刺针,加压包扎。
图9-5-13胫骨穿刺步骤图
肱骨骨髓内注射操作流程见图9-5-14。
图9-5-14肱骨骨髓腔内注射操作流程图
踝骨骨髓内注射操作流程见图9-5-15。
胸骨骨髓内注射操作流程见图9-5-16。
图9-5-15踝骨骨髓腔内注射操作流程图
图9-5-16胸骨骨髓腔内注射操作流程图
七、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应用指南(一)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指南
1.在急诊的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时应该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内血管通路。
.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3.骨髓腔内血管通路与中心静脉插管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相同,而且并发症少。
4.成人心搏骤停时,首选骨髓腔内血管通路。
5、建立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抢救心跳骤停病人的标准方法。
(二)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急诊医学》中指出复苏药物给药途经之一为骨髓腔内途径给药。由于骨髓腔有不会塌陷的血管丛,是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给药途径,其效果相当于中心静脉通道,如果无法建立静脉通道的话,可建立经骨髓通道。
八、几种常用输液方法比较(表9-5-1)表9-5-1几种常用输液方法比较
方法
浅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插管
骨髓腔内注射IO
建立速度
3秒
秒
10秒
难易程度
易
难
易
安全性
高
中
高
输注品种
药物,血液
药物,血液
药物,血液
选择顺序
首选
最后
次之或首选
本文摘自《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一书尤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