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补充剂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哪怕是最简单的药店,多少也会备那么几瓶常见的维生素。出现这种现象,离不开部分营销号的推波助澜,不管是什么问题,首先就是推荐你服用维生素片,好像只要吃了维生素,什么疾病都能治好一样,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有研究已经表明了,乱吃维生素,很有可能会得癌症!
你别不信,《美国医学会杂志》曾经就发表过一篇文章,这项杂志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74万人的研究之后得出数据,不当补充维生素E会增加静脉炎、肺血管栓塞等疾病,患血管癌的风险提高了13%。
不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引起尿中毒、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提高18%的肾脏患癌风险,最近,又有新的研究表示,乱用部分维生素,患癌风险将会提升到27%。
一、研究发现:乱吃维生素的人,患癌风险增加27%!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把维生素当作是一种万能的补品,不管是什么维生素,一旦有机会都会吃上那么几瓶,甚至还有的人把维生素片当成糖果来吃,殊不知这种行为非常危险,有研究表示,随意乱服维生素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年,一篇名为《Long-TermHigh-DoseVitaminESupplementationandtheRiskofProstateCancer》的研究调查了长期高剂量维生素E摄入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研究纳入了超过名男性志愿者,并通过与正常剂量摄入组和不特意摄入组进行相比,发现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加与长期高剂量维生素E摄入有关,这一组志愿者的前列腺患癌风险约增加了25%左右。研究指出,这可能是由于高剂量维生素E会引发体内氧化应激加剧,干扰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另外,根据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对于不同维生素补充剂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他们通过将不同维生素补充剂持续喂养给实验小鼠,并每隔一段时间分析检测小鼠体内的肿瘤细胞形成。
结果大约10周的时候发现,在喂养富含维生素B族的实验组中,超过七成的小鼠被检测出肿瘤风险,相比于其他对照组,持续补充维生素B族的小鼠肿瘤形成率增加了27%,并且癌症恶化率和转移率远远超过了对照组。
同时还有许多研究曾经说明,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相反,在大部分情况下还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因此,如果自身没有维生素摄入方面的相关疾病,例如胃溃疡,患者的胃肠道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炎症和出血导致胃酸分泌异常,无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或者出现吸收障碍,导致维生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使用维生素补充剂,以防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医生提醒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两种维生素也要少吃,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二、这2种维生素少吃!否则有害无利1、维生素B3
长期服用维生素B3可能引起皮肤潮红综合征,也被称为烟酸致潮红。这是由于化学名为烟酸(nicotinicacid)或烟酸类衍生物,当摄入过量时,烟酸会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造成脸部潮红与发热。
烟酸通过与皮肤细胞表面的一种叫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蛋白结合,激活cAMP信号通路,进而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这种血管扩张不仅会造成潮红和发热的症状,还能引起头痛、瘙痒、皮疹等不适反应。烟酸致潮红的具体发作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与血管扩张物质和壁内皮细胞释放的一些介质有关。
2、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促进钙的吸收和代谢,特别是在肠道中。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会导致体内钙的过度吸收,使钙离子浓度升高,引发高钙血症,它的危害包括肌肉无力、骨骼疼痛、脱水、肾结石、恶心、呕吐和心律失常等症状。
长期高剂量维生素D会促进肠道对钙的过度吸收,同时增加了骨骼中钙的释放,最终导致体内钙平衡紊乱,形成高钙血症。严重情况下,高钙血症还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肾衰竭以及心血管事件,如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长期高剂量维生素D的摄入还会导致肾小管对钙的过度吸收,使肾脏内钙的沉积增加,最终导致肾小管损伤。这可以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多尿、蛋白尿以及肾小管酸中毒。
三、补充维生素吃它就行,别再乱吃药!首先,猕猴桃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等六大维生素,说是维生素之“王”也不过分,而其中含量最大的是维生素C,每g猕猴桃中就含有大约60毫克以上,而人体每天所需的维C含量约为80-毫克左右,也就是说,每天只需要吃1-2颗猕猴桃,就能够满足人体所需。
维生素C对人体的好处非常多,例如,维生素C是一种比较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它能够释放电子达到中和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轻了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并回收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使其重新变为活性形式,增强细胞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另外,通过水果来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可以避免维生素补充过量或产生药物毒性的问题。一颗正常的猕猴桃大约有80-克左右,其中就含有83%的水分,其余为可溶性固体组织,能够增加饱腹感,从而很好的降低了过量食用的风险。
除此之外,猕猴桃中还含有猕猴桃碱、钙、钾以及人体所需的其他17种氨基酸,作为全球范围内消费量最大的前20种水果之一,猕猴桃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和全面,是妥妥的“水果之王”。
其中,猕猴桃碱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帮助人体降低血脂、血压、抗凝血等,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猕猴桃碱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常吃猕猴桃可以成为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服用额外的维生素补充剂。
总结
综上所述,最新研究发现乱服维生素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长期服用维生素通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增殖、DNA修复和甲基化的干扰等途径,促进细胞的突变和癌症的发生。因此,合理用量和正确摄入维生素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以减少患癌风险的增加。
[1]杨莹,王梦婕,杨湖,等.维生素B3促进大鼠中性粒细胞生成的机制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35(2):3.
[2]王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3]赵金方,汪志远,刘永林,etal.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2(10):6.
[4]袁丽伟,张晶,冯宏娟,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D_3水平对女性抗氧化能力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35(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