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万至万人患精神分裂症,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万。
精神分裂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生,男性一般在17-30岁发病,而女性则在30-40岁发病。
可能产生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血脉遗传.1据科学研究表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但不能完全断定精神分裂症属于遗传病。
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
病毒感染.2一些来自外部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孕期病毒感染等等、某些躯体疾病和代谢障碍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发生精神分裂的几率比正常的明显偏高。
社会环境.3个体所单独经历的负性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的巨大压力,独自的孤独倾向等等,都有可能产生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症状产生幻听.1自言自语,无缘无故地笑,辱骂空气。病人会在大脑中产生,ta们会莫名的以为人们都在议论ta或者是与ta交谈等等现象。
思维混乱.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想法和谈话内容,让周围的人很难捕捉到。患者很难集中注意力,会从一个想法跳至另一个想法,并且思想和言语会因此变得混乱,难以让他人理解。
情绪反常.3精神分裂症会导致人精神不集中,做事情焦躁,不能镇定下来,并且还会有头晕头疼等现象。
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的过程中,会发现ta精神飘忽,前言不搭后语,不关心别人,也不会理会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做事情马马虎虎,生活上变得更加懒散,没有上进心。
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1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药物,可以减轻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症状。目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同时,患者还可能需要辅助用药,如镇静剂、抗抑郁药和焦虑药等。
行为治疗.2精神分裂症病人最被动的缺陷是由于长期住院或脱离社会生活,其社会交往功能差,就业竞争能力下降,尤其是慢性患者。行为治疗集中在针对患者的社交技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社区治疗计划等方面。
认知治疗.3精神分裂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最主要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在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
主要将认知行为方法用于病人的症状处理,如治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尤其是针对那些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效果不佳的精神病人,也有用认知治疗针对慢性精神病人的思维障碍等。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逐渐显示出其优势之处,可以尝试性突破患者对于本身的精神症状的主观性质的质疑、挑战客观证据否定虚幻、接受对信念或现实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