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一、概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COPD最多见。

(二)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病理基础,其中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

2.右心功能改变和心力衰竭。

三、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1.症状:咳、痰、喘,加上活动后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2.体征:肺部有明显的肺气肿的体征。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剑突下有明显收缩期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常见诱因为感染。

1.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

(1)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严重者出现肺性脑病表现。

(2)体征:皮肤温暖、面色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等。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为主。

(1)症状:表现为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腹胀等。

(2)体征: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

3.并发症: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导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神志淡漠、嗜睡,进而昏迷以至死亡。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要点

(一)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最主要。

2.控制呼衰: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改善呼吸功能。

3.控制心力衰竭。

(1)利尿剂原则:作用轻、剂量小、疗程短的药物,间歇和交替用药。

(2)洋地黄制剂:选用剂量小(常规剂量的1/2或2/3)、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

(二)缓解期治疗。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代偿期适当休息;失代偿期卧床休息。取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半坐位、高枕卧位等。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给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含高糖饮食,少食多餐。

3.心理支持。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合理吸氧:鼻导管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8%~30%)持续吸氧。

6.病情观察。

7.遵医嘱用药

(1)利尿剂:白天给药,防止低钾血症和痰液黏稠而窒息。

(2)洋地黄制剂:注意脉率和心率、心律,防止洋地黄中毒。

8.健康教育。

习题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脏病理变化主要是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左心房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全心肥大

2.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典型体征

A.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C.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

D.双肺明显湿啰音

E.剑突下见心脏搏动

3.慢性肺心病右心室肥大的体征是

A.口唇明显发绀

B.语颤减弱

C.肺部湿啰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E.剑突下见心脏搏动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呼吸困难严重

B.以左心衰竭为主

C.呼吸衰竭表现最突出

D.发绀明显

E.有水肿

5.提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表现是

A.严重的恶心呕吐

B.神志淡漠

C.心悸、气短、乏力

D.重度水肿

E.发绀明显

6.肺心脏患者出现少尿、水肿,利尿剂不能过量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导致

A.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B.出现酸碱失衡

C.电解质紊乱

D.肺性脑病

E.DIC

7.肺心病患者处于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A.呼吸困难

B.咯血

C.胸闷、胸痛

D.休克

E.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发病

A.支气管哮喘

B.胸廓畸形

C.肺结核

D.COPD

E.支气管扩张

9.患者,男性,62岁,因咳嗽伴脓痰15年,下肢水肿3天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肝肋下可触及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急性左心衰竭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肺水肿

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

10.患者,女性,66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憋明显,略有烦躁。治疗方案中,应慎用镇静药,主要是为了防止

A.加重水钠潴留

B.感染

C.脱水、低血钾

D.诱发肺性脑病

E.全心衰竭

11.患者,女性,75岁。3年前被诊断为“肺心病”,此次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加重入院。护士应采取的正确的氧疗方式是

A.间歇高流量给氧

B.机械通气给氧

C.持续高流量给氧

D.每天给氧3~4h

E.持续低流量给氧

12.患者,女性,65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20年,病情逐渐恶化,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果达到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休克

B.出血

C.昏迷

D.呼吸衰竭

E.心力衰竭

13.患者,男性,68岁,咳嗽、咳痰8年,1天前受凉后咳黄痰,呼吸困难加重,门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收入院。查:呼吸困难,发绀,肝肋下3.5cm,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诱发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的最常见原因

A.过度劳累

B.心律失常

C.补液过快

D.摄盐太多

E.感染

14.患者,男性,62岁。肺心病,近半个月来咳嗽、咳痰。今晨呼吸困难加重,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6.4℃,脉搏次/分,血压/80mmHg,呼吸38次/分,口唇发绀,两肺底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应慎用

A.镇静剂

B.祛痰剂

C.解痉平喘药

D.呼吸兴奋剂

E.抗感染药物

15.男患,78岁。反复咳嗽、喘息20年,5年前诊断为COPD,2天前合并肺部感染入院。诊断是肺源性心脏病,对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静点氨茶碱和地塞米松

B.立即静脉注射速尿,消除水肿

C.纠正心律失常

D.立即吸氧,静点呼吸兴奋剂

E.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16.患者,女,6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余年,近半年来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肺心病。给病人氧疗时应采取

A.立即吸人高浓度氧

B.高流量给氧

C.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

D.短期给氧

E.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17.患者,女性,67岁。有肺心病病史20年.此次因两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吸氧等治疗后,效果不佳,仍有下肢水肿,需增加强心药的使用。该患者使用强心药的原则是

A.缓慢、大剂量

B.缓慢、中剂量

C.缓慢、小剂量

D.快速、大剂量

E.快速、小剂量

(18~19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史4年,近日因受凉病情加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昼睡夜醒,表情淡漠。

18.该患者可能并发了

A.自发性气胸

B.肺气肿

C.肺性脑病

D.右心衰竭

E.急性肺部感染

19.何种体位可改善呼吸困难

A.平卧位

B.半卧位

C.俯卧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答案

1.D2.B3.E4.B5.B6.A7.E8.D9.E10.D11.E12.D13.E14.A15.E16.E17.E18.C19.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by/12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