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劳型失眠别忘了这个方法

温补肾阳法治疗失眠

洛阳~许宝峰

_

关于失眠的疗法,多从血不养心,阴虚火旺,痰火扰心,肝火上炎,心肾不交等论述,方药多归脾,天王补心,逍逍,温胆,黄连阿胶,交泰等,大部分以心肝为主,当然也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对症治疗胃部疾病即可。从肾论之,多以肾主阴,阴虚火旺,或者心火上炎,心肾不交。

关于温补肾阳法类似的记载,笔者在祝味菊的著作中见到过兴阳法治疗失眠,用附子加磁石,枣仁,茯神等,然而,此种用药振奋阳气为主,与温补肾精肾阳还是有所区别的,具体来说,一个是辛温扶阳为主,一个是甘温扶阳为主。一个是祛寒为主,一个是补精为主。

笔者在临床当中,大多采用的是归脾,酸枣仁汤,柴胡剂等治疗,有时效果不错,有时却不尽人意。直到最近看到丁大夫的一张用温补肾阳法治疗失眠的方子,才恍然大悟,明白温补肾阳法,在治疗失眠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_

案例

_

年11月16日,有个女病人

来找丁大夫,说他老公吃之前一段吃丁大夫的药效果很好,是治失眠的。但是,丁大夫现在不在这里上班了,所以,就想照方抓药,再吃几副。

我们查到原来的处方,但是上面的诊断是肾气虚,不是失眠或者不寐,用药大部分是补肾的药。

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牡蛎30g人参10g玛卡10g巴戟天10g淫羊藿15g川牛膝10g锁阳10g红景天10g枸杞子15g韭子10g益智仁10g焦三仙20g姜枣引

这里面除了牡蛎有点镇静安神的功效外,其余的都是补肾温阳,完全就是治疗男人阳痿的方子,司药的张姐让他看清楚,确认一下,他说的确是这个方子,而且来了两次,之后又把之前的处方找了出来,两张处方基本一样。病人说效果非常好,所以就再抓5副。

我心里其实半信半疑,虽然中医讲辨证论治,肾虚也有可能失眠,但这个养心安神,镇静安神的失眠药几乎没有,怎么能治疗失眠?

当时我的心里是这样想的:患者是男性,是患者的爱人帮老公抓药的,不好意思说老公得的是阳痿,早泄类男性病,所以就谎称是失眠。也可能有点失眠,但失眠绝对不是主要症状。

_

第二天

_

11月17日

我再看开国医大师李振华的著作常见病辨证论治,失眠那一节,辨证的方药有肾阳虚弱,用的是加味右归丸。具体论述如下:

肾阳虚弱

症状:精神萎靡,面色黄白,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少寐易醒,梦多,健忘,夜间尿多,男子早泄,遗精或滑精,阳痿。舌苔薄白,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补肾,安神宁志。

加味右归丸熟地15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山药30g附子9g肉桂6g茯神15g枣仁15g龙骨15g牡蛎15g五味子6g炙甘草9g

看到上面的方药与论述,我想起昨天的病人,就不再怀疑那个男病人是失眠病人了,确信温补肾阳能够治疗失眠。

对比丁大夫的方子,和李国医的方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思路是一致的。用药略有不同。但我觉得来讲,丁大夫的方子,可能更为合适,一者,李国医的方子,附子,肉桂如今之质量不如以前,而茯神,枣仁。五味子,显然还是安神养心,对症治疗为主。

而丁大夫的方子,看似无针对失眠之证,却专一补肾,效专力宏。而且方中还有人参,红景天等,关于人参的功效,在本草经中也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的论述,刘渡舟记载用一味人参治疗军阀失眠之症,可见人参,红景天之类,在气虚阳弱性失眠,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__

看到此,我又想起来,我前些日子,看的另外一个病人,之前身困乏力,失眠,我每次都有归脾丸加减为主,有时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来他说,晚上起夜多,喝完药就去厕所,我考虑她肾阳虚弱,就合个缩泉丸,但当时并没有把这个作为失眠的重要原因来看,只是副症,对症治疗而已。那个病人对我还比较信任,毕竟药物还是有些效果,但失眠似乎有点效果,效果也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好。最后一次,我说吃药也不少了,可以停一段时间,让她回家买点桂附地黄丸或者缩泉丸吃治那个小便多,买那个归脾丸治失眠,持续吃一段时间。也是考虑中药时间慢,需要慢慢调理,就让她吃一段中药看看。

回想起来,那个女病人,精神状态,小便多,脉像沉弱,明显就是肾阳虚弱,而我并没有把温补肾阳作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思路,用地黄丸类的方药,而是还是辩证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血不养心,用归脾加味,同时对症加几味温补肾阳的药,虽然也有效,但并不如直接温补肾阳来得快。

关于失眠之症,特别是许多老年人,伴有怕冷,夜尿频多,精神疲惫,腰膝冷痛,或者夜梦鬼物等,都源于阳气虚弱,可以考虑温补肾阳法治疗,这是我以前忽视的一个问题。因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虚,阳气匮乏,则不能上济心神,心神失养,故多失眠,一味养心安神,或者镇静治疗往往并没有抓住肾的根本,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_

由此我脑中打开了一扇门,温补肾阳,又岂止治失眠一种病而已?失眠又岂止用温补肾阳等法?

有是证,用是方,只要辨证准确,其实,不管什末病又有什么成方可用呢?这便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辩病治疗。

纸上得来终觉浅,信然矣。

年11月17日

本文编辑、排版:小猴子

本文作者:洛阳~许宝峰

声明: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文编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by/14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