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痛治疗中,如何应对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4尿潴留

尿潴留发生率低于5%。老年、同时使用镇静剂、合并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可能增加尿潴留发生的危险性。腰椎麻醉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发生尿潴留的危险率可能增加至30%。在同时使用镇静剂的患者中,尿潴留发生率可能高达20%。

预防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患者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

治疗

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诱导患者自行排尿,可以采取流水诱导法或热水冲会阴部法或膀胱区按摩法。诱导排尿失败时,可考虑导尿。

5瘙痒

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1%。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晚期癌症、黄疸及伴随糖尿病等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容易出现皮肤瘙痒。

预防

皮肤护理,避免加重药物性瘙痒的不良刺激。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强刺激性外用药、强碱性肥皂等不良刺激,贴身内衣宜选择质地松软的棉制品。

治疗

轻度瘙痒可给予适当皮肤护理即可,不需要全身用药。瘙痒症状严重者,可以适当选择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局部用药主要选择无刺激性止痒药,皮肤干燥可选用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

全身用药主要选择H1受体拮抗剂类的抗组胺药物,可选择下列药物之一:苯海拉明4mg口服,每日3次,或12mg口服,每日1次;托普帕敏5mg口服,每日2次:异丙嗪25mg口服,每日2次;羟嗪10mg口服,每日2次。

该类药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与阿片类药物同期应用时,可能增强相互的镇静作用。因此,建议选择低剂量,并注意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

6眩晕

眩晕主要发生于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初期。晚期癌症、老年人、体质虚弱、合并贫血等患者,用阿片类药时容易发生眩晕。

预防

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高,应避免初始用药剂量过高。

治疗

轻度眩晕可能在使用阿片类药数日后自行缓解。中重度眩晕则需要酌情减低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严重者可以酌情考虑选择抗组胺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或催眠镇静类药物,以减轻眩晕症状。

7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阿片类药物引起精神错乱罕见,主要出现于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治疗

合用辅助性药物以减低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可给予氟哌啶醇0.5—2mg,口服,q4—6h。

不推荐哌替啶作为癌痛治疗药物,因哌替啶本身具有中枢毒性,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也有毒性,且半衰期3—18h,长期用药容易蓄积。

8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

阿片类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以及瞳孔极度缩小,常伴有血压下降、严重缺氧以及尿潴留。

呼吸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抢救措施为人工呼吸、适量给氧以及静脉注射阿片类受体阻断药纳洛酮。

纳洛酮的使用方法

纳洛酮0.4mg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每2分钟增加0.1mg。严重呼吸抑制时每2—3分钟重复给药,或将纳洛酮2mg加入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输液速度根据病情决定,严密监测,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9药物滥用及成瘾问题

长期反复应用阿片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

前者是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药效。阿片类按常规剂量连用2—3周即可产生耐受性,剂量越大,给药间隔越短,耐受发生越快越强,且与其他阿片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

后者为躯体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患者出现病态人格,即成瘾性。

综上所述,阿片类药物具有多种不良反应,除了便秘长期持续和不能耐受外,其余不良反应均可随治疗时限的延长而逐步减轻或形成耐受。需要注意的是,不良反应的防治除了药物措施外,还可通过改善饮食,适当锻炼,心理安抚起到效果,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应视为同等重要。

(未完待续)

药师app下载

下载方法:

按住上图2秒钟,点“识别图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by/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