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有效又经济的养生方式!“春天泡脚,升阳固脱”,春季泡脚已经成了人们崇尚的一个养生方法。可见春季泡脚好处多多。泡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来防病治病。然而泡脚好处多多,却非人人适合。下面由北京医院的专家宋天彬教授为大家介绍泡脚养生常识。
宋天彬主任医师教授
宋天彬教授自幼重视气功养生,主张防重于治,最早提出“致中和”的防治养生观,以“三调”规范气功养生学,为气功学科带头人。曾应邀去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讲学和学术交流,对养生颇有研究,年获世界华人知名医家卓越科研金奖,且兼任国际养生联合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医舌苔图谱》(获奖)(首次在日本出版,后在欧洲出六种文字版)、《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主编《中医气功学》(高等院校教材)、《经络、腧穴、气功》、《气功康复保健学》、《菜篮子与健康系列丛书》,合编《中国医用气功学》、《中国康复医学》、《气功治病法精华》、《实用针灸词典》、《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问答》、《中年保健》、《实用传统保健术》、《气功初探》、《道教与中医》、《气功与食疗》、《实用美容大全》、《彩色中医舌诊看图施治与疗养》、《中医望诊识病图谱》,为《中华气功大全》、《实用中医气功学》编委、《中华气功大典》副主编。入选《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当代气功师名录》、《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名人录》等。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会养生的人一定会养脚
历史上,名人足泡脚养生保健的故事也层出不穷:杨贵妃足浴养颜美容;苏东坡每晚足浴强身健体;曾国藩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三大得意之举。中医保健理论中关于“一年四季沐足:春浴足,可以疏肝升阳;夏浴足,可以固气养心;秋浴足,可以润肺健脾;冬浴足,可以暖肾培元。”的记载,正是对中药足疗功能的形象概括。
足有三阴:肝脾肾;三阳:胃胆膀胱,都是气血充盛的经络,最需天天疏通。肝藏血,肝经不通,心脏供血就会不足;脾主运化,脾经不通就会吃不下饭,气血就生不出;肾藏元气,神经不通,元气就虚弱。胃、胆、膀胱是腑,主排毒,经络不通,五脏就会中毒。所以泡脚既可以通经络排毒素,又可以养阳气补脏腑。会养生的人一定会养脚。
“富人吃药,穷人洗脚”泡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射区域,坚持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以舒经活络、颐养脏腑、延年益寿。自古就有“天天洗脚,胜吃补药”的说法。泡脚可缓解头痛,对于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揉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可以防治脾胃病。坚持中药泡脚应用范围很广,如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都可通过泡脚缓解症状。甚至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以及便秘、减肥、美容等都可以运用泡脚辅助治疗。
泡脚好处多多,却非人人适合
1、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以15到30分钟为宜。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2、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3、泡脚温度因人而异: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泡脚的水温要比正常体温高出2℃~3℃,约为40℃。脚上茧较多的人,水温可适当高一点;小孩皮肤嫩,水温要低一点;糖尿病患者,因为脚部皮肤不敏感,所以,水温也要低一点,过高易引起皮肤烫伤。同时泡脚水量要够。让水到达小腿处最好,至少要没过脚踝。
以上北京医院的宋天彬教授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提醒老年人,为了避免老人因泡脚方法欠佳而引起健康问题,建议老人泡脚不要久,每日临睡前泡20分钟为佳。老人泡完脚以后最好躺一会,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预防低血压和眩晕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温补肾阳。泡脚一定要每天坚持哦!
===◆北京医院就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