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子广播:安慰剂不带药却有神奇的疗效,你知道为什么吗?
疫苗研制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名词,“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指被实验的药物中有部分不带治疗成分的安慰剂,而使用者和被使用者均不知道是谁使用了。目前所有的新药研制都要使用到安慰剂。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没有药物成分,为什么还要使用呢?答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这些安慰剂是有明确的疗效的。百度百科上说:所谓安慰剂,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于对医生的信任、自身的心理暗示和疗效的期待,完全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的效果。
早在几百年前,医生们就意识到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在临床诊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人说安慰剂能对大约1/3的病人产生作用。有文献报道,安慰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最高可达70﹪。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安慰剂的有效率高达80%。甚至如心绞痛这样的器质性疾病,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对于疼痛和癌症的缓解也效果明显。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安慰剂效应使常规疗效最大化。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随机抽取两组病人,一组病人得到确诊,并被告知他们很快就会好起来;另一组病人则给予含糊其词的诊断,也没有保证他们能很快康复。结果第一组有64%的病人病情出现好转,第二组只有39%。可见医生的语言比他们开出的处方还要重要。
心与身,意念与躯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异而隐秘的联系。你信它就会有效果,你不相信它就不会有效果。每个人都拥有你自己不知道的强大潜能,每个人都是一个蕴藏自我修复能量的库房。而打开这库房的钥匙,是相信。
这让我想起唯心主义者笛卡尔的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我们是用来批判的。而现在,这个理论实际上已经被用在很多领域的科学实验中。实践证明,我们的身体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疗愈能力、自我适应能力、自我觉醒能力、自我救赎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有60名志愿者参加,两种药物:蓝色的药片是镇静剂,红色的是兴奋剂。参与者随机领取一种药物服用,然后观察他们是否有昏昏欲睡的症状。结果很明显:服用镇静剂的人比服用兴奋剂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其比例是后者的2倍。谜底揭晓:志愿者既没有服用镇静剂,也没有服用兴奋剂。他们服用的是同一种没有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唯一的不同是药片颜色。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精神对肉体的巨大影响,能起到和“真正的”药物治疗一样好的效果。
讲一个我自己的亲身试验。我出门换个地方就睡不着,常带着安眠片,但是我同屋的人告诉我,我刚刚吃完药2分钟就睡着了,根本和药物无关。如果给我一片安慰剂,效果一定也是一样的。
唐崇荣牧师专门讲过心理学和宗教的联系,基督教中的安慰、教导、启发、鼓励、信心……都和心理学密切相关。耶稣就是最好的心理学老师。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哥林多后书1:4)
衰老也是如此,衰老不单单来自机体的老化,也来自心理的暗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认为衰老和人体机能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负面思维极具杀伤力。我们可以试试,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就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年轻和长寿。
所以,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和药物,要相信你自身就具有医治的能力。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本身就拥有了最强大的治疗药物,这就是信心。耶稣对那个血漏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路加福音7:50)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相信你的病没有医生说的那么严重,相信你会好起来,相信神会陪伴在你身边,相信他的大手必托住你,相信他是你的避难所,你的感觉一定会不一样。
要在精神上抢占制高点,掌控自己的意念、情绪和肉体。即便最终不能完全治愈,也一定比悲观恐惧中的沦陷要好。在苦难中和主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我们会找到出乎意外的平安。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阿们。
往期
雁子广播:做一个有魅力的基督徒
雁子广播:如何拯救被“智能”隔绝的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雁子广播:让全世界落泪的爱情故事(听完我不信你不流泪)
雁子广播:契约精神,人与神之间的约定
雁子广播:端午节,从屈原《天问》看基督徒大使命
雁子广播:让你的内心精彩起来,和我一起去远方
雁子广播:恐惧比疾病本身危害更大,恐惧不是从神而来的
雁子yz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