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感冒、咳嗽、腹泻时,对于无时无刻不操心的老母亲来说,真是一种煎熬。
先不说看到宝宝生病心中难受,光是喂药这一环节,就足以把父母折腾的够呛。
“要疯了要疯了,我娃怎么都不肯吃药,好妈有木有啥好办法啊?”
“喂奶的时候掺在奶粉里行不行啊?”
“急的都想硬灌进去了!”
想必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生病喂药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攻坚战;哪些方法有误区?到底怎么喂?好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强行喂药有危险孩子生病难受,却坚决不配合吃药,家长着急上火干脆一狠心,强行把药喂进去;相信生活中,十个妈妈有九个用过这种方法。在孩子哭闹、挣扎、深吸气时,一般都是通过口腔呼吸,此时的气道口可能处于开放状态,强行灌药,不但会引起呛咳,甚至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用力捏拧脸颊,还有可能会对口腔粘膜组织造成伤害。年龄越小的孩子口腔黏膜越脆弱。强迫喂药,孩子不仅会反抗,还会增加心理恐惧,以后会越来越排斥吃药,喂药难度更会加大。逼骗喂药不靠谱将药放在饮品、零食包装里,骗宝宝是酸奶、饮料、零食诱导孩子吃,似乎是个好方法?其实不然——现在也有不少儿童药的口味都比较“好吃”,像水果味一样酸酸甜甜的;但是,无论是好吃的药,还是难吃的药,家长都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药”,是用来打败身体里的坏病菌,帮助恢复身体健康。为了喂药,吓唬宝宝,这种做法更不可取。如果宝宝不配合吃药,就吓唬宝宝要打针、被警察叔叔抓,孩子以后会对医生、警察产生恐惧,即使生病了也抗拒治疗,遇到危险情况也不会寻求警察叔叔帮助。不要为了一时喂药轻松,而坑害了宝宝一辈子!其中利弊,家长心中一定自有判断了吧?混合喂药遵医嘱既然不能强灌也不能欺骗、吓唬,那就用温柔的方式吧,于是有的家长就把药物混在果汁、牛奶、饭里,这看上去挺好,但其实也不太明智。孩子聪明得很,当他在喝牛奶时喝到药的味道,反而会让他对牛奶产生恐惧感。同时,混合食物喂食也不安全;百度上总有一些宝妈问“药能不能伴着牛奶一起吃”,“药能不能伴着米糊吃”。对大多数家长而言,我们都不确定哪些药物的药效会受到食物的影响,也不清楚哪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因此服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谨遵医嘱。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处理大人吃药很简单——倒入口,喝一口水冲了。不管胶囊还是糖浆,只要吃下口的都这样。但是孩子吃药方法不同——胶囊,药丸,糖浆,不同的药物要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基本常识,3岁以下的宝宝不能直接服用片剂和胶囊。如果孩子真的无法避免需要吃胶囊和片剂,则应该分类处理。片剂的正确喂养方式对于需要食用片剂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工具先给片剂切碎并且把小颗粒研磨成粉末。当然,吃什么药,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再次强调成人药≠减量的儿童药。胶囊的正确喂养方式硬胶囊药品,大多数只需要将里面药粉拿出喂孩子就可以。但,不是所有的胶囊都可以拆下来直接喂宝宝,譬如8岁以上儿童可以食用针对胃溃疡的洛赛克,研碎后就不能达到肠溶的效果。软胶囊药品的喂法相对比较简单,比如维生素D滴剂,泡软后剪掉胶囊尖,将里面的内容物挤进一个小勺里,一点点喂到宝宝嘴里即可。糖浆的喂养方式多数婴儿用药都是以糖浆为主,由于糖浆加入了甜味剂可以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喂药时我们可以用针头或者胶头滴管作为工具保证剂量的准确度。不要给娃太大压力喂药前应先稳定自身情绪父母心平气和是孩子来最好的镇静剂,切记在孩子吃药时生气或者发脾气。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父母应停止喂药,等孩子情绪稳定时再进行尝试。应采取鼓励的方式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理解吃药的作用,以及父母所表达的意思;父母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并采取鼓励或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吃药,例如和孩子约定吃完药后,父母可以讲一个故事或送给孩子一个小贴纸等,且答应孩子的事一定不能失约。喂药后应少量饮水孩子吃完药后,为防止药物停留在口腔或食管太长时间而损害消化道黏膜,在给孩子喂药后还需饮少量水。对于小宝宝来说,应保持婴儿坐位、半卧位或者侧卧位五分钟左右,避免药物被吐出而呛入气管。编辑视觉:余丽娜
常见育儿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驱蚊丨睡觉出汗丨睡整觉丨呛奶丨疫苗丨断夜奶丨长个慢丨睡觉丨湿疹丨发烧丨缺钙丨便秘丨乳牙丨O型腿丨流鼻涕丨奶量对照丨调整头型丨出牙丨眼屎多丨不睡午觉丨痱子丨育儿常见问题合集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