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情况才能算失眠?
1、入睡时间超过20-30分钟或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夜间早醒或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2、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
3、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在上述中第三条最重要。如果自觉晚上没有睡好,但是第二天精力充沛,就不能算失眠。
二、失眠是不是一种疾病?应该找哪个科诊治?
偶然失眠不是病,如果失眠时间超过1个月就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疾病;应该找医生治疗,如社区医生、全科医生、内科医生、神经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如果失眠时间超过3个月,提示是慢性失眠,应该到睡眠医学科、精神卫生科就治;或者找有睡眠医学、精神卫生知识的神经科、中医科医生处诊治。失眠一定要及时诊治,如果慢性化,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治愈变得比较困难。
三、失眠有哪些危害?
1、经常失眠会影响人的精力、注意力和情绪,以至影响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对开车等作业带来危险。
2、长期的严重失眠,将给人带来无法表述的痛苦,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影响家庭和睦和幸福。
3、良好的睡眠是最好的免疫调节剂。长期失眠很容易摧垮机体免疫力、降低身体素质,加速衰老。现代人免疫力的下降很少和营养、疲劳有关,单纯进补毫无意义。食补药补不如睡眠来补。
4、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如脱发、白癜风、神经性皮炎;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耳鸣;恶性肿瘤;骨科疾病:如腰椎、颈椎病等。
5、长期失眠会导致或加重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当然,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
四、失眠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生物学因素:遗传、大脑功能紊乱(包括睡眠调节中枢、大脑神经递质等功能紊乱)。
2、心理因素:和情绪、个性有关。个性上表现为多虑敏感,追求完美,过于认真、仔细、好强、劳心。
3、社会学因素:外界环境、文化观念、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不良生活习惯。
也有专家把失眠的原因分为易感因素(遗传、个性)、诱发因素(生活事件和压力)、维持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总之,失眠以内因(遗传、大脑神经递质、个性)为基础,外因(压力、不良生活事件、过度疲劳)为条件。
五、失眠有哪些治疗方法?
慢性失眠的治疗有时很复杂,因人而异。总体来说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西药治疗、中医治疗。
六、失眠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自己怎么掌握?
失眠的心理治疗主要有睡眠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必须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可能有效,并且因人而异,有些人效果明显,也有些效果较。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1、睡眠刺激控制:就是要求我们在床上就做床上的事,不要做和睡觉、夫妻生活无关
的事,如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看书;如果半夜醒来睡不着超过15-30分钟就要起床,做点其他事情等有睡意后再到床上睡觉。睡眠刺激控制的目的是建立上床后就要睡觉的条件反射。
2、睡眠限制:要限制睡眠时间,失眠的人卧床时间一般不能够超过8小时,绝对不能超过9小时。不能过早睡觉,也不能懒床。限制卧床总睡眠时间,晚上没有睡好,早上也要按时起床。中午疲劳可以躺在沙发上小睡,睡眠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3、放松治疗:容易紧张、焦虑的人卧床前或卧床时,做一些放松训练,如意念放松疗法等训练。放松训练开始容易走神,必须要坚持训练一段时间。
4、认知治疗:很多失眠病人,他们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