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能开车”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生活中很多常见的药物也会给驾驶带来危险,堪比酒驾,常被大家忽略。专家提醒:如果正在服用感冒药、降糖药等药物的人,可要小心了,服药后短时间内不宜开车。感冒药服感冒药后4—6小时内,可引起嗜睡、困倦,影响驾驶。抗感冒复方制剂中,常加入抗组胺药以减轻鼻塞症状,含有扑尔敏成分的药物会影响驾驶,服药4—6小时内,应禁止驾驶车辆。建议白天使用不含扑尔敏成分的西药。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含有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此类成分均会导致头晕、嗜睡、倦怠。胃药吃胃药开车会出现认知障碍。替丁类胃药可引起定向力障碍,也就是对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方向出现认知障碍。降糖药降糖药则会导致低血糖。开车期间出现低血糖,会出现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威胁驾驶安全。服用降糖药期间随身备糖,若服用阿卡波糖类的药物,应随身携带葡萄糖。止咳镇痛药止咳药如咳必清等有致疲劳催睡作用,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有镇静催眠作用。调整降压药剂量期间调整降压药剂量期间可能出现眩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不宜开车。建议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厄贝沙坦等长效降压药物,降压效果较平缓。抗过敏药
而抗过敏药服后可引起嗜睡、困倦,驾驶员慎用。第一代抗过敏药,包括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以及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可引起明显的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等症状,服用后禁止驾车。镇静、抗焦虑药
镇静、抗焦虑药不仅开车前禁止服用,停药后仍可能出现嗜睡症状,需要开车前应先和医生沟通。临床上常用的镇静、抗焦虑药物,很小的剂量即可产生头晕、困倦、嗜睡和视力模糊等症状,中等剂量即可产生近似于生理性的睡眠状态。
专家提醒:服用肌肉松弛剂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疾病药,镇静安眠药以及抗组胺药,一旦服用不宜开车。而服用可待因、感冒药、止痛药、降压药以及降糖药等开车要谨慎。司机在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及时咨询医生和药师。来源:中国新闻网、云南网编辑:小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hl/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