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是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曾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症”(通称“抑郁症”)。病愈后,他一边对中国抑郁症的诊疗现状进行报道,一边为很多同样为抑郁症折磨的患者提供咨询,并将这段经历写成《渡过》(中国工人出版社)一书。书中收录了他对患病经历的回忆,以及病愈后与其主治医师、医院第八病区主任姜涛的一段对话,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诊疗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做了深入探讨。本文摘选自其中一部分。
张:很多病人都不愿意吃药。有人就在家硬扛着。不过确实也有人就扛过去了,慢慢就自愈了。
姜: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确实有人不吃药,一两个月也能好。不过,这要动态观察,如果不治疗,很可能延宕一两年就会复发,而且更严重。有的人,到了老年,突然得了抑郁症。你仔细问他,原来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得过。
张:为什么会复发?什么时候会复发?可控吗?
姜:这是个未知领域。抑郁症复发与大脑神经递质受体的活动,还有递质的代谢,以及细胞内生物合成的一些过程有关。
张: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失眠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姜:抑郁症的一个最危险的预测因素就是失眠。长期失眠的病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很高。
张:失眠还有哪些危害?
姜: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失眠的人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严重的会引起感知方面变化,如,视野变化、幻视、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也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对女性还会导致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疾病。有时候,失眠也会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
张:很多人不重视失眠。一是听之任之;二是只要失眠,就吃安眠药。
姜:长期来说,这是不行的。失眠有很多原因,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压力、焦虑、兴奋、恐惧,都有可能造成失眠。失眠也有很多类型,有的是难以入睡,有的是早醒,有的是睡眠质量差。
张:所以失眠不能随便吃安眠药,拿到哪一种就吃哪一种?
姜:对,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类型。目前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还有抗抑郁药物类等等。仅仅苯二氮卓类,就有地西泮、氟安定、硝西泮、氟硝西泮、艾司唑仑等多种不同药理特点的药物。睡眠障碍也是一种病。不能随便吃药,医院治疗,找到失眠的原因,对症下药。
(据《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