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I创新周讯4DICE指导下的心

年波兰学者Cieszynski等人首先将超声波单晶片换能器置于心内导管头端,在动物右心室和肺动脉内获得心脏组织一维超声信号,从此揭开了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echocardiography,ICE)研究及使用的先河。

近年来,ICE从早期的单纯二维成像发展为集二维、彩色血流及频谱为一体,能够精确显示心脏细微解剖结构,同步提供心脏血流动力学信息,实时动态评估局部心肌和整体心脏功能,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年7月16日,梅奥诊所首次使用最新一代4DICE指导完成了左心耳封堵术。

4DICE指导完成左心耳封堵术

该手术使用的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VerisightProICE导管,它可以同时提供提供优越的二维和实时三维图像(4D图像),在结构心脏病和心电生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既往上述手术的超声成像,通常依赖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即将超声探头通过病人的喉咙进入食管,从不同深度的食管,观察心脏结构。由于TEE探头较粗,通常要求病人接受镇静剂或全身麻醉。这不仅延长了手术准备时间和恢复时间,探头操作空间也有限,并可能面临食管损伤,甚至穿孔的风险。

相对食管超声探头,VerisightProICE导管体积更小(直径为3毫米,9F),可通过静脉血管,进入患者心腔。这一检查尤其适合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对于心脏介入专家,VerisightProICE导管可提供高质量的实时三维图像,包括三维容积和彩色多普勒成像。

基于飞利浦公司创新的xMATRIX三维超声换能器技术,VerisightPro可以提供90×90°的三维视角,并允许医生同时查看任意角度的切面。如左心耳的长轴和短轴切面,为左心耳封堵选择型号合适的封堵器。

左心耳的4DICE成像

传统旋转式心腔内超声导管,可进行心腔内近场环形横切面扫描显像,类似血管内超声成像,如位于右房内超声导管可清晰显示房间隔穿刺,但远场成像受限,该型导管不能弯曲,必须通过长的鞘管而置放于右房内。

相控阵心腔内超声导管有较多优势,其频率范围较宽,较好的组织穿透深度,具有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显像功能,其头端可弯曲,能轻易经较短的鞘管输送和置放于右房内,通过调节心腔内超声导管头端弯曲角度、位置和探头频率显示心腔内不同部位细微解剖结构、血流及功能信息。

旋转式ICE与相控阵ICE成像比较:A中心小圆圈为旋转式ICE导管鞘,位于房间隔卵圆窝处,环形横切面显示左房(LA)、右房(RA);B相控阵ICE导管位于右房(RA)内,二维显示房间隔及左房(LA);C示意图显示相控阵ICE导管位于右房(RA)内,超声声束朝向房间隔,二维显示心房及其间隔

4DICE技术的问世,使医生能够实时的观察心腔内结构和血流,这是对上述传统ICE导管的重大改进。同时它也可以提供经胸或经食管超声难以充分观察的心脏结构细节,从而更加从容地指导介入心脏手术,如左心耳封堵,二尖瓣修复和三尖瓣反流的治疗。

4DICE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点评

由于结构性心脏病及电生理介入操作不断增多,要求介入治疗更精准,需要进一步提高ICE图像帧频和分辨率,提高图像质量,近场能显示心内膜及其它心内细微结构,远场能显示良好的穿透力,如可显示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和食管等结构,且图像不受心脏运动影响。

目前西门子、飞利浦等超声巨头,均已研发出自己的4DICE技术。这一系统使得介入医师能够很容易地获取所需图像,并识别心脏细微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增加操作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使操作风险最小化,治疗效果最大化。

但与超声心动图类似,实时三维图像仅仅是超声发展的方向之一,未来我们还需要三维ICE应变显像、三维ICE与三维CT图像融合成像等功能。从导管设计上,尚需要发展从单一功能超声导管与其它导管如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融合,成为集多功能为一身的新型导管,使一根导管可同时进行心内结构显像、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之,ICE的发展与成熟,使得复杂的介入治疗变得更简单、解剖定位更精准、操作时间更短、暴露射线更少,达到了更佳的治疗效果。但不可否认,当前的ICE导管价格高昂,未来尚需要降低导管费用,使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

译者简介

孔令秋

成医院

孔令秋医学博士

成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CCI三期学员执委宣传部执行部长

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超声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健康医疗与大数据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心血管预防与治疗青年委员会常委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冠心病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BMJCaseReports》、《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期刊审稿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hl/13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