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凯(内蒙):XXX,男,30岁,X年5月27日就诊。自述失眠、胸肋部不适伴腹泻3个月。患者3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医院,诊断为“焦虑症”,给于镇静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失眠的情况有明显改善,后自己停药。一周前因情绪不佳,又出现上述症状,因服用镇静剂后出现记忆力下降,要求中医治疗,遂经熟人推荐就诊于我;现患者心烦、入睡困难、胸胁部胀满、口苦、鼻塞、上唇部略肿胀、口渴、腹胀、腹中咕噜作响、腹泻、大便不成形、小便常出现尿频、饮食一般、舌红、苔白腻、脉弦。
黄永凯(内蒙):今晚的医案,我们一会儿讨论,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蒲伟医师(内蒙):肝旺克脾。
张旭医师(内蒙):柴胡桂枝干姜汤。
陈红波医师(浙江):上热下寒,又有肝郁热。乌梅丸和龙胆泻肝汤。
姚程医师(河北):柴胡桂枝干姜汤。
黄永凯(内蒙):
陈红波医师(浙江)乌梅丸证的主证,一锤定音的就是脉诊——脉弦而无力。这个是辩证的根本点,有此再加上“少阳病”和“厥阴病”的症状,那就是乌梅丸证。大家可以参考我在《新中医》发表的“乌梅丸的再认识与临床应用”一文。黄永凯(内蒙):
张旭医师(内蒙)姚程医师(河北)说一下理由?黄永凯(内蒙):其他微友,有不同意见吗?我虽然让封闭在家里,但是,学中医不能停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姚程医师(河北):口干、胸胁满微结、腹泻不成型、小便不利。
张旭医师(内蒙):口苦、胸胁涨满、便不成形、脉弦。
周利医师(吉林):柴胡桂枝干姜汤。
姚程医师(河北):心烦之类的。
黄永凯(内蒙):
姚程医师(河北)张旭医师(内蒙)周利医师(吉林)你们看的书是——《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吗?姚程医师(河北):没有看过,对应原文而已。
周利医师(吉林):
黄永凯已经很长时间不看了!背原文呢!黄永凯(内蒙):
姚程医师(河北)周利医师(吉林)条文熟知。熟能生巧。[强][强][强]蒲伟医师(内蒙):清肝热、和脾。具体用药如下:柴胡、黄芩、白芍、枳实、白术、生甘草、延胡索、瓜蒌实、茯苓。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为何用瓜蒌实呢?患者已经大便不成形[抱拳]。蒲伟医师(内蒙):心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
蒲伟医师(内蒙):腹泻有茯苓、白术
姚程医师(河北):脉弦主肝病、饮证。
陈红波医师(浙江):
黄永凯(内蒙古)师兄,我是瞎猜的,脉诊没心得。静候师兄讲解[抱拳][抱拳][抱拳]。黄永凯(内蒙):
陈红波医师(浙江)再等一会儿解读。[抱拳]蒲伟医师(内蒙):这个病人肝热,以导致腹泻。
姚程医师(河北):我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但是病症容易反复。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瓜蒌可以缓肝急,但是如果患者有腹泻,用之,恐腹泻更重。黄永凯(内蒙):
姚程医师(河北)说的对,病变药亦变、随证治之。黄永凯(内蒙):其他的微友还有不同见解吗?
蒲伟医师(内蒙):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所以认为可以加瓜蒌。
姚程医师(河北):渴一般用瓜蒌根。
黄永凯(内蒙):瓜蒌根是天花粉,不是瓜蒌。那是不同的两味药,读书要细。宁涩勿滑。
陈红波医师(浙江):
黄永凯其实我第一反应是痛泻药方[憨笑]。黄永凯(内蒙):
陈红波医师(浙江)我最初也是这个反应。但是患者有小便的问题;没有腹痛而泻,泻后腹痛减轻的情况,就排除了。蒲伟医师(内蒙):此人心中烦。
周利医师(吉林):去烦,栀子豉汤!
黄永凯(内蒙):那就不等了,我现在出治疗过程
黄永凯(内蒙):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具体用药如下:北柴胡18克黄芩9克桂枝6克干姜9克天花粉11克生牡蛎6克炙甘草6克3剂。每日一剂,冲服
X年6月2日就诊,自述用后,鼻塞、上唇部略肿胀症状消除,心烦、睡眠、腹胀、腹中咕噜作响、腹泻、大便不成形等情况均好转,仍有口渴、饮水后不缓解,小便还继续有尿频,舌脉同前。此柴胡桂枝干姜汤+五苓散证,具体用药如下:北柴胡18克黄芩9克桂枝4克干姜9克天花粉11克生牡蛎6克炙甘草6克泽泻10克茯苓6克猪苓6克麸炒白术6克7剂。每日一剂,冲服
X年6月26日就诊。电话联系我,自述睡眠正常、睡醒后自我感觉精力充沛;心烦、腹胀、口渴消失、大小便正常。嘱观察。
蒲伟医师(内蒙):病人旧汤微者不可用栀子汤。
周利医师(吉林):这个患者可能还有五苓散,栀子厚朴汤,甘草泻心汤可能!
黄永凯(内蒙):解读如下: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赵本《伤寒论》第条。条文如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历代均被认为是治疗邪结胁下,气机不利、三焦失调、水饮的方剂。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胆热脾寒”。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刘渡舟教授认为这个方子,有小柴胡汤与理中汤合方之义,而与大柴胡汤遥相对应,一治实热,一治虚寒。仲景为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而分寒热两途与虚实两治之法,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我临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后,非常赞同刘渡舟教授的观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是“胆热脾寒”。刘老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掌握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扩大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使用范围,真是“知其要一言以蔽之”,发千古未发之意。
黄永凯(内蒙):请大家看一下,我的解读,是否有疑问?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患者是胆热脾虚。故选柴胡桂枝干姜汤。蒲伟医师(内蒙)(包头):
黄永凯(内蒙)黄老师,热证用干姜,虽然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中就有干姜,但我始终不明其意?周利医师(吉林):厉害!胆热脾寒!
姚程医师(河北):干姜入脾。
蒲伟医师(内蒙):再有,栀子干姜汤,也是热症用干姜,百思不解,不知其方意?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胆热,以柴胡、黄芩解之。蒲伟医师(内蒙):用干姜的方意?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栀子干姜汤的使用前提是患者旧有微溏,就是患者本有脾虚。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干姜重在补脾,这个方子,有小柴胡汤+理中汤的含义。姚程医师(河北):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黄永凯(内蒙):仲景是临床家,临床的东西和理论的东西,有差距。
蒲伟医师(内蒙):感谢赐教!
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客气啦!蒲伟医师(内蒙):栀子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用干姜的方意,我一直理解为是心烦,但不解其意。
黄永凯(内蒙):但是,毕竟写出《伤寒论》,提供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途径。某种程度上讲,伤寒论,犹如医案。
张旭医师(内蒙):
黄永凯老师我记得你以前说小柴胡里柴胡和黄芩是8比3,这里用18克有没有啥配比说法,而且这里柴胡本身相对于其他药物的剂量不会燥吗?黄永凯(内蒙):
张旭医师(内蒙)当时考虑患者脾虚,柴胡有推陈出新的功效,偏于攻,故减量。黄永凯(内蒙):
蒲伟医师(内蒙)栀子干姜汤中,除心烦,肯定是栀子的作用。其实栀子干姜汤,也是寒热夹杂的情况。黄永凯(内蒙):仲景用干姜,多是补脾。
周利医师(吉林):
黄永凯五苓散的白术用生的吧!黄永凯(内蒙):
周利医师(吉林)当时考虑脾虚,用了麸炒白术。周利医师(吉林):谢谢。
黄永凯(内蒙):今晚就这样啦!谢谢大家参与。各位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