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已导致7人死亡。据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居民王某某及亲属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制作“酸汤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冻一年。经公安机关对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
注意
厨房是一个藏满各种美食的地方,是很多吃货们的天地。但厨房里还很可能藏有毒性非常强的物质,那就是黄曲霉毒素,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种成分,但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不要认为这种物质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藏在厨房当中的食物里。到底什么是黄曲霉毒素?它经常藏在哪些地方?我们平时该如何避免黄曲霉素中毒?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划重点
01
什么是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1毫克黄曲霉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摄入20毫克,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它的毒性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其致癌特点是: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癌症,除主要诱发肝癌外,还可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亦可导致出现畸胎。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划重点
02
它经常藏在哪些地方?
1.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建议每次即买即吃,不要存货,以免霉变。另外,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食物容易牵连霉变。因此,一旦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么一碗花生米,或者存放的一袋花生米都得扔掉。
2.变质的米饭
变质的米饭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建议吃多少做多少,不留剩饭菜。
3.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劣质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5.小作坊自榨油
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小作坊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存在黄曲霉毒素等问题。
划重点
03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黄曲霉素中毒?
据《农民日报》指出,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在人体内不能降解,只能沉积在肝细胞中。当黄曲霉菌毒素沉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力,便会引起肝脏的损伤,甚至诱发肝癌。所以新华网建议,从接触量的角度来看,要减少霉变粮油、坚果、调味剂的摄入。在购买食品时要尽量选择小包装,尽量不要放太久,存放粮油等食品时应保持低温、通风、干燥的存放环境。
END
来源
CCTV生活圈
编辑丨管磊
初审
杨柳岗
审核丨闫蔚
原标题:《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这种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