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都应该知道孩子不小心中毒了,怎么识

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儿童的中毒不同于成人,儿童因年幼无知,急性中毒较成人多见,以1到5岁年龄段的小儿最为常见,以误服所致的急性中毒为主。

小儿急性中毒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婴幼儿时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而学龄前期主要为有毒物质中毒。

中毒途径包括:

经消化道吸收;

皮肤接触中毒;

呼吸道吸入;

注入;

经创伤口、创伤面吸收等。

儿童急性中毒的特点

1.有一些特征性临床表现

由于中毒原因不同,中毒途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不同。

不过,儿童急性中毒也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健康儿童突然起病,症状和体征难以用一种疾病解释。

集体或先后有数人发病,临床表现相似。

首发症状常为呕吐、腹痛、惊厥、昏迷,一般早期多不发热。

2.中毒物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药物中毒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共济失调等症状,婴幼儿可以惊厥为主要表现。

镇静剂中毒多为嗜睡、头痛头晕、共济失调、昏迷等。

农药中毒以腹痛、呕吐、烦躁谵语、幻觉及昏迷等为主要症状。

食物中毒以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一氧化碳中毒可出现头晕、耳鸣、口唇樱红,严重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昏迷等。

共济失调:简单的说,就是肢体在我们有意识地运动下,其运动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

3.往往累及多个脏器

急性中毒并发症多见于脑水肿、中毒性心肌炎、肝肾功衰竭等。儿童急性中毒往往累及多个脏器。中毒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预后往往也越差。

儿童急性中毒的治疗

若不幸出现了孩子急性中毒情况,应及早进行催吐、大量清水冲洗毒物等,医院急诊处理。

发生急性中毒时,应立即治疗,在毒物性质未明时,按一般的中毒治疗原则抢救患儿。

在一般情况下,以排出毒物为首要措施;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器官的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

1.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

大多数毒物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被快速吸收,许多毒物可经皮肤吸收。

催吐

催吐是对意识清楚的中毒患儿常采用的清除毒物的方法。一般在中毒后4~6小时进行,催吐越早效果越好。

洗胃

洗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清除口服中毒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洗胃液有温水、鞣酸、高锰酸钾、碳酸氢钠、生理盐水或0.45%氯化钠溶液。洗胃禁忌的腐蚀性毒物中毒可用中和法,牛奶亦可起中和作用,同时可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

根据国外循证医学的研究,轻度中毒或弱毒性物质中毒,洗胃已不作为首选,因为这类患者没有从洗胃中获益,反而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导泻

也是目前常用的清除毒物的方法之一。可用25%硫酸镁溶液,口服或由胃管灌入。在较小的儿童,应注意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全肠灌洗

中毒时间稍久,毒物主要存留在小肠或大肠,而又需尽快清除时,需作洗肠,对于一些缓慢吸收的毒物如铁中毒等较为有效。

皮肤、黏膜的毒物清除

大量清水冲洗毒物接触部位,或用中和法即用弱酸、弱碱分别中和强碱、强酸。

2.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利尿

静脉输注5%~10%葡萄糖溶液可以冲淡体内毒物浓度,增加尿量,促使排泄。

可应用利尿药呋塞米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静脉滴注。

大量利尿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碱化或酸化尿液

碱化尿液后可使弱酸如水杨酸和苯巴比妥清除率增加,常用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乙酰唑胺同时有利尿和使尿碱化的作用。

维生素C静脉滴入可获得酸性尿,增加弱碱类药物排出。

血液净化

已经吸收入血的毒物,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过滤出来。

高压氧治疗

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殊疗法。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

3.其他对症治疗

及时处理各种中毒所致的严重症状,如惊厥、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危及生命。在中毒原因不明或无特效治疗时,对症治疗尤为重要,以便支持患儿度过危险期。

4.常用特殊解毒药物

某些毒物中毒可采用特殊解毒剂予以解毒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怎样控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s/1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