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eczema)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
湿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过敏性体质、食物(如鱼、虾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日光、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均能诱发或加重。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以红斑、水肿、丘疹水疱、渗出、结痂为特征;自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
(2)亚急性湿疹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如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鳞屑、色素改变和表皮脱落为特征;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湿疹患者应注意避免各种可以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应避免使用辛辣食物及饮酒,避免过度洗烫。湿疹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内用药治疗:目的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等,急性期可加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注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有继发性感染加用抗生素。
(2)外用药治疗(指南):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湿敷,如3%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慢性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亚急性期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
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可见抓痕、脱屑,伴瘙痒。舌质淡,苔白,脉细。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儿童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