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之出现流涎恶心呕吐中毒,药物,中草药中毒——巴 豆

(2)中毒表现:先出现口腔黏膜红肿、水疤,口、咽喉部、食管及胃部烧灼感。继之出现流涎、恶心、呕吐,呕吐物含有血液,腹痛、腹泻,腹痛呈绞痛样,泻出物呈水样便含有黏膜及血液,并有里急后重感。严重者腹泻类似霍乱样的米泔水样大便,患者常因峻烈的腹泻而发生脱水。有的还出现黄疸、少尿或无尿。中毒后期则出现皮肤湿冷,呼吸浅慢,体温降低,发绀,谵妄,休克,终因循环衰竭或肾衰竭而死亡。

7.对症治疗。

3.补液 5%葡萄糖盐液1 500 ml、4%碳酸氢钠250 ml,分别快速静脉滴注,再视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报告调整补液内容及剂量。

6.呼吸衰竭 吸氧,并予呼吸兴奋剂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

巴豆霜内服,成人用量为0.15~0.3g,过量服用易发生中毒。巴豆主要成分为巴豆油,油中含巴豆醇、甲酸、丁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此外,还含有毒蛋白质巴豆素及11种巴豆因子,均为致癌物。巴豆素能溶解红细胞,使细胞局部坏死,巴豆酸有强烈腐蚀和峻下作用,可引起肠炎,使肠蠕动强烈,从而导致肠腔出血和嵌顿。巴豆油、去壳巴豆仁、巴豆霜直接接触皮肤,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

急救处理

4.腹痛剧烈 一般予阿托品0.3 mg皮下或肌内注射,无效者必要时可用吗啡5~10 mg皮下注射。

5.休克 早期予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加人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调节滴速以维持理想血压;亦可予生脉饮注射液静脉滴注。

皮肤直接接触巴豆时,出现红斑、灼热感、瘙痒,甚至发生水肿、水疱、脓疮,并伴头痛、头晕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中红细胞溶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肝功能异常;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

(1)潜伏期在30分钟至1小时间。巴豆油中毒致死量为20滴(1g),生巴豆仁致死量为20~40粒。

1.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若口腔黏膜已出现水疱,则不宜洗胃;可予药用炭30g、蛋清5个、鲜牛奶300ml调服(温度应低于30℃)。

2.予鲜生梨汁、鲜藕汁(不能用饮品替代)300 ml饮服。

毒理

8.接触性皮炎 可用黄连1份、生绿豆1份、生甘草1份(各15g)煎汤外洗;口服泼尼松10 mg、氯苯那敏(扑尔敏)4 mg或异丙嗪25 mg,每日3次。

临床表现牛皮癣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s/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