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说明书先看用于后面的第一句

中成药说明书 先看“用于”后面的第一句一个优秀的中医,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耐,所以中医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的古训。意思是,不要看着表现在外的疾病性状而盲目下药,还要辨证清疾病本质到底是寒是热,是实是虚,否则就不能见效。具体到中成药,虽然是非处方药,在药店就能自己买到,但很多人是不会看说明书的,这就使很多来自经典名方的中成药得不到充分使用,甚至被误用。按五苓散的说明书描绘的症状,五苓散就是个利尿药,任何人也不敢用在“尿崩症”或者顽固的口渴上。但是,中成药说明书的关键是写在症状前面,或者是“功能主治”后面的第一句话,那是引起各种症状的病因。五苓散中就写:“用于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聚……”很显然,“膀胱气化不利”是小便不利、腹胀等症状的原因。也就是说,无论是口渴还是小便不利,还是腹胀、水肿,只要是“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就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只要掌握了这个病因,很多没写在说明书上的症状也可以使用,比如那个非洲女人的“尿崩症”,其实并不在说明书的症状之内,是因为同样是“膀胱气化不利”引起,所以可以大胆地灵活应用。一般的中成药说明书都有一条“功能主治”,比如羚羊清肺丸,在“功能主治”后面有“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其后才是:“身热头晕,四肢酸懒……”“用于”后面的第一句就是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这么一看,就知道羚羊清肺丸是治疗热性感冒的,如果是受凉感冒,肯定不适合吃。如果不知道这个窍门,一看“四肢酸懒”和自己症状正对就吃,可能受寒引起的感冒也用上了清热药,背道而驰了。再看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后面是“用于肝肾阴虚”,之后才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如果没注意到“肝肾阴虚”这个关键词,本来应该用龙胆泻肝丸治疗的头晕耳鸣,也可能就选成六味地黄丸了,这样一来性质就完全搞反了。龙胆泻肝丸治疗的肝火旺是实证,它的耳鸣是像过火车一样隆隆的声响,六味地黄丸治疗的肝肾阴虚是虚证,它带来的耳鸣是蝉鸣一样的细声,但这种微小的症状差异一般不会体现在说明书上。所以,最好的、最准确的用药指南,就是盯住“功能主治”那一条中,“用于”之后的第一句话。·服用方法·常规应该按照说明书服用,一天2次,一次6~9克。如果身体较胖,体重较大,可以稍微增加用量,一天可以服用3次。如果只是觉得自己有面部臃肿的问题,想借此改善,可以减少用量,一天服用一两次,一次6克就可以。类似的中成药胃苓丸里面除了包含了五苓散之外,还有平胃散的成分:炒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这个药更加针对的是消化系统的问题,比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因为呕吐、腹泻导致脱水,这个时候还会小便少,而且疾病的性质偏寒,所以一般不喜欢喝水,即便喝也是想喝热水。这个药通过温补脾阳、利尿使大便变干,从而达到止泻的作用。如果性质是偏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的同时会有肛门灼热的感觉,小便黄,舌苔也黄,就应该用葛根芩连丸了。和五苓散相比,胃苓丸因为兼顾到了脾胃,所以如果是顽固性的口渴,可能效力就没有五苓散效力专一了。四苓丸这个药只比五苓散少一个桂枝,所以温性比五苓散少一点,也是通过利小便达到实大便的目的,治疗的也是伤湿之后的腹泻,因为腹泻而小便变得很少。这个药由于少用了桂枝,所以不太可能达到五苓散通过温阳使上焦得以滋润的效果,如果是顽固性的口渴,吃四苓散的效果就差一点。作者简介佟彤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参与国家级“十五”攻关课题“脾虚症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并创办编辑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后长期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与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开设专栏《九九归医》《佟彤分诊》。现为《北京晨报》首席记者;江苏卫视《名医》、山东卫视《养生》、MSN中文网《名医讲堂》、凤凰网《健康三人行》嘉宾主持;北京卫视《养生堂》、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河北卫视《健康56点》等多档健康养生节目的主讲专家。曾出版《不疲劳的生活》《不上火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等多部畅销书。一心一醫您的健康守护专家藏宝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d/10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