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痛从认知到治疗

癌痛——从认知到治疗一、教您自我评估疼痛强度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也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每天至少有4百万人在忍受癌痛的煎熬。

数字评分法(NRS)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即此方法用0~10这11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方法如下:

0分:表示无痛。

1~3分: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能够忍受,对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

4~6分: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药物治疗,影响睡眠。

7~9分:为重度疼痛,患者疼痛剧烈,需要药物治疗,严重影响睡眠,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0分:表示剧烈疼痛。

二、癌性疼痛的起因

1、癌症侵润和压迫

2、癌症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3、癌症确诊如有创性检查

三、癌性疼痛的类型

1、根据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中得痛觉通路,癌性疼痛科分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痛

2、根据疼痛时间持续长短科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四、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非阿片类药+辅助药,以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本类药物存在“天花板”效应。

第二阶梯(中、重度疼痛):弱阿片类药+非阿片类药+辅助药,以可待因、氨酚待因、洛芬待因、强痛定、曲马多为代表。

第三阶梯(剧烈疼痛):强阿片类药+非阿片类药+辅助用药,代表药物为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美沙酮等。此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存在阿片类药物耐受。

五、服用止痛药的误区

误区(一):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

1、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2、对于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病人,使用阿片药更安全。

3、长期用药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

4、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限量时,如果疼痛仍不能满意控制,应当选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1、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2、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止痛效果才明显。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1、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2、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

3、止痛治疗更高要求是:让病人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以真正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

误区(四):用阿片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阿片药

1、除便秘副作用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

2、阿片药的呕吐、镇静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3、对阿片药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多可减轻或避免发生。阿片类药物的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嗜睡)、呼吸抑制、尿潴留。

守护生命,缔造健康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l/10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