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非同寻常的病毒大流行,在阿根廷造成超过11.5万人死于冠状病毒,这场危机引发了阿根廷精神药物消费量的增长,这一趋势已保持了十多年。
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至今仍困扰着整个世界,其背后总是有另一场大流行,它被精神病学家、神经科学家和流行病学家称为精神大流行。
精神大流行,是“另一场流行病”,或许将是新冠病毒留给当代社会最大的负担,引发了精神药物、非处方药、毒品和酒精消费数量的增长,其中包括成瘾和社会心理疾病的上升。
这种现象在阿根廷并不新鲜:十多年来,精神药物的消费量一直持续增长。根据阿根廷国家综合药物政策秘书处的数据,每人中就有15人(近万人)在医生处方指导下使用精神类药物。
观察人员指出,“阿根廷十多年来精神药物的消费量不断增长,由于与COVID相关的社会和心理因素,这种情况在去年有所加深。必须采取侧重于合理使用药物的公共政策,这被理解为一种条件,即患者根据其临床需要以符合其个人需求的剂量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
关于精神药物,研究人员表示:“由于隔离和距离疏远而导致的冲突增加,除了家庭内部冲突的压力和睡眠障碍的增加之外,精神药物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慢性病、精神疾病和失眠患者也有所增加,这导致精神药物的消费和自我用药增加。”
阿根廷制药联合会最近对阿根廷药品市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阿根廷最畅销的15种药物中,有两种精神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制剂),由国家实验室制造,以处方形式出售: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
氯硝西泮是一种用于治疗癫痫和患有不同类型精神疾病的患者。阿普唑仑用于治疗焦虑状态,尤其是惊恐发作和强烈压力患者。
与年同期相比,这两种药物的销售在年1月至11月期间均有所增长:氯硝西泮的销量增加了3.93%,阿普唑仑的销量增加了6.31%。
阿根廷制药联合会发布的另一项专门涵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的调查显示,年平均增长6.5%。其中,神经紧张的药物增长最为突出,增长10.04%;催眠药和镇静剂增长9.18%,抗精神病药增长8.59%。无需处方的药物,例如1克扑热息痛,去年增长71.46%,双氯芬酸扑热息痛,增长31.58%。
在此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氯硝西泮销售几乎是一般平均水平的三倍;而阿普唑仑的差异几乎达到5倍。
对于精神药物的增加,还有另一个不小的问题:自我治疗。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服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的发病时间早于女性。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使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的人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是由朋友给的。
在50至65岁的人群中,94.3%的病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剂,而在18至24岁的年轻人中,超过53%的病例未开具处方自行用药。
48.9%的处方,是内科医生开的镇静剂,37.2%处方是精神科医生开具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心血管研究所和科尔多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在多名受访者中,总样本的28.8%服用精神药物。其中,18.9%在年强制预防性社会隔离期间增加了剂量。同样,与维持常规剂量的人相比,增加精神药物剂量的人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更高(焦虑为43%对14.9%);抑郁症(41.4%对20.1%)。
拉丁美洲、西班牙和美国的心理健康专家一致警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