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小微人工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以血液净化、体外循环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肝衰竭患者,由于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因而治疗时较易产生并发症,严重者将危及生命。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并发症,结合文献及我们的治疗经验,总结常见并发症以治疗措施如下。

一、继发感染

感染是人工肝治疗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院内感染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故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往往是致死的原因之一。常见感染包括:

1、血管插管感染:人工肝治疗时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且静脉插管往往需在体内留置一周以上的时间,因而这些部位的感染,常是临床很突出的问题。局部皮肤感染、蜂窝组织炎及败血症等。局部感染多表现为留置管附近皮肤红、肿、痛,部分可见到小脓性疖;在菌血症或败血症时,病人可表现为寒战、发热,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

2、血源性感染:人工肝治疗时,尤其在血浆置换时,需补充大量的异体血浆、白蛋白,如对血源检测消毒不细致,临床上易发生血源性感染。目前因各地血站对血源加强了检测,因而发生率已逐渐降低,但仍有治疗后发生丙型肝炎、疟疾及艾滋病的可能。

针对治疗后发生的感染,除及时送各种标本培养,以明确病原菌外。处理原则包括:拔管后对侧重置插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

二、出血

重型肝炎病人凝血功能较差,治疗时再予药物抗凝,创伤性操作易导致出血表现。

1、插管处出血:临床表现为插管处渗血、皮下出血或血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原因有插管时误伤动脉或损伤了深静脉,留置导管破裂或开关失灵,留置管与皮肤结合部松动、脱落等。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加压包扎。

2、消化道出血:在治疗时,我们曾发现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者很快出现低血压休克,肝性脑病。据报道这类患者胃镜检查多示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有应激性溃疡。

3、颅内出血:危重病人突然出现脑疝或呼吸不规则,要想到颅内出血可能。我们在出现脑疝患者中,急诊查颅脑CT,曾发现有大片颅内出血灶。这类患者预后常极差。

针对出血的部位、原因及出血,可选择如下的处理方法:

1、误损伤血管:可拔出针头或留置管,局部压迫20~30分钟后,纱袋压迫。

2、肝素用量过多:常表现为血液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可减少肝素用量或无肝素法治疗,必要时,选用鱼精蛋白以中和肝素。

3、血小板下降:常发生于血液灌流时,可考虑停用血液灌流,改用血浆灌流,输入血小板。

4、凝血功能障碍:如为全身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根据出血量及部位,可停止人工肝治疗,并全身应用止血剂、输新鲜血。

三、过敏

过敏反应在人工肝治疗中也较为多见,其原因可分为如下几种。

1、血浆过敏:血浆置换时由于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较易产生过敏反应。临床多表现为皮肤搔痒、皮疹或眼面部浮肿,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及会厌部及喉头水肿所致失音、呼吸不规则等表现。

2、肝素过敏:表现为应用肝素后出现畏寒、发热、气管痉挛、关节疼痛等反应。其原因为普通肝素大多是从猪小肠或牛肺中提取的生物制品,纯度不够。

3、代血浆及白蛋白等药物过敏:血浆代用品在人工肝治疗中常用的有血代、血安定及右旋糖酐等制剂。其中血代、血安定较易发生过敏或类过敏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严重者也可表现为支气管哮喘,恶心、腹痛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

4、鱼精蛋白过敏:鱼精蛋白是一种多肽氨基酸,它能与肝素结合,使血液红细胞凝集,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疹、荨麻疹、血小板减少和低血压等表现。

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出现症状后可减慢人工肝治疗,应用息斯敏、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停止输注过敏血浆或药物,必要时停用人工肝治疗,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并迅速开放静脉通路输注大量液体,恢复血容量,同时予以吸氧、吸痰。若呼吸道阻塞,应立即静注肾上腺素,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或插管治疗。

四、低血压

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也较高。根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类:

1、突发性低血压,常发生于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中,临床多发生于治疗初期,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悸、畏寒,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意识障碍,收缩压可降至90mmHg以下。

2、渐发性低血压,多发生于血液滤过及血液透析中,表现为血压逐渐下降,而患者症状常不明显。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常有:

1、有效血容量减少:肝病患者,由于进食量少,合并贫血,部分还存在胸腹水,故本身就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另外,血液较快的被引出管道进入体外循环,置换液补充过慢或量少,会加重有效循环血量的缺乏。

2、出血:在人工肝治疗中,患者的出血有内出血及外出血。外出血发生原因包括插管处误伤血管(尤在动脉血管被插破时)和透析膜破裂。内出血多为应用肝素后凝血障碍加重,临床上多见于消化道出血(呕血、血便),而致低血压性休克。

3、过敏:血浆及肝素等过敏也能引起低血压。

4、心源性休克:肝病患者常有心肌损害,置换液中的蛋白浓度过高或置换液回输过快过量也可引起高血容量,人工肝治疗中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导致心源性低血压。

5、血液灌流综合症:血液灌流开始30分钟内,发生寒颤、躁动、血压下降。其原因可能系血小板、血细胞与吸附剂表面相作用,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和其它刺激因子。

需针对低血压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严重贫血患者应在术前补充一些新鲜血液。血容量不足者,可在治疗初时,静脉管道快速推入50%葡萄糖40毫升,或静脉内先快速滴入液体~毫升,同时减慢治疗速度。过敏所致者,可抗过敏治疗。如上述方法仍无效,可快速滴入升压药物,同时中止人工肝治疗。

五、电解质紊乱

在血浆置换时,选用较多代用品(如生理盐水、白蛋白)时,较易发生低钙、低钾。如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膜或溶血,也可发生高钾血症。因此,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合理的补充电解质。

六、溶血

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溶血较少见。其原因如下。

1、透析液或置换液备制不当:常见原因为配方或比例失误,造成透析液或置换液渗透压过低,红细胞在低渗环境中易发生肿胀,破裂,引起溶血。

2、膜损伤:血浆分离器的滤膜或血泵、管道内表面,均对红细胞有机械性损伤,如患者红细胞脆性差,易引起溶血。

3、异型输血:置换血浆中如含有少量红细胞,在异型输注时,可发生溶血。

溶血的临床表现:由于溶血的原因及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差异极大。发生急性溶血时,患者感觉在接受静脉回血时疼痛、心悸、气促,也可有腹痛、寒颤,严重者可有血红蛋白尿、血压下降,乃至昏迷。少量溶血时临床症状可不明显。治疗中可发现静脉回血呈淡红色或葡萄酒色,离心后血浆呈粉红色。化验可示血色素下降,高血钾症等。

发现溶血后应立即停止人工肝治疗的血泵,夹住血路管道。根据溶血的原因予以排除,如系膜破裂,即需调换新的分离膜,如系异型血浆置换,即需中止异型血浆的再输入。有高钾者需根据情况予相应处理。在纠正原因后可再次人工肝治疗。

七、空气栓塞

一次大量空气进入血液会引起患者突然死亡,故空气栓塞是人工肝治疗中少见但危害性极大的并发症。发生空气栓塞的原因如下。

1、管道接头不紧,各侧管帽密封不严,在泵前端负压太大情况下,空气易进入管道。

2、血路管道或膜破裂:在重复应用管道或滤膜时,易造成血管通路、尤其是血泵前管道破损,造成空气吸入。

3、监测装置失灵:常有的监测装置故障包括肝素注射器漏气及空气捕捉器破损或漏气,静脉除泡器安装颠倒等。

4、治疗操作失误:在进行动脉血管通路泵中补液时,当液体输完后未及时夹住管道,易使空气被吸入血流。治疗结束回血不慎,也可将空气驱入血中而导致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缓慢进入血液时可溶解入血或由肺呼出,不产生任何症状。一次进入5毫升以上的空气可产生:(1)头昏、乏力、心率加快;(2)刺激性咳嗽、胸闷及压迫感,呼吸困难;(3)恐惧感,心前区不适和疼痛;(4)严重时可出现青紫、抽搐、意识不清、昏迷,甚至心跳骤停。

发生空气栓塞时,根据输入的空气量及症状不同,可予以吸氧,头胸放低并左侧卧位,使空气停留在右心房,缓慢进入肺内;同时,应立即排除空气进入血流的原因。症状严重者需快速补液、输血,必要时应用脱水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中止人工肝治疗。

为了预防和减少以上并发症的产生,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人工肝治疗前

1、患者评估和术前用药:在进行人工肝治疗前,医生要根据治疗适应征及禁忌症,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针对治疗过程中最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术前用药调整。如应用维生素K1、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以纠正凝血功能。肝性脑病烦躁明显时,可应用少量镇静剂以减少治疗时危险性。

2、病情了解:治疗前主治医生要详细了解病情,尤其对肝功能、凝血功能,既往有无出血史、心血管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均要详细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机率有所估计。

3、术前的宣教:治疗前人工肝医生需将治疗的机理及可能产生的危险性,简单的向病人及家属谈明,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必要时可让病人或家属向已经进行过治疗的病友咨询,患者间交流有时更能使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

4、治疗室的准备:治疗室术前的消毒,操作仪器、设备的检查,针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抢救用药的准备,对保障治疗的顺利完成极为重要。

二、人工肝治疗中

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操作时戴手套。治疗室的室温需保持在20~25°C左右。管道的冲洗要预先进行,并仔细检查,以避免道破裂或管路安装错误。

治疗开始前,可预防性的应用肝素、地塞米松及窄谱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各种监视系统。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需停止治疗。

三、人工肝治疗后

要有严格的患者转运记录单。医生除将操作过程完整的记录在病历上外,须向主管医师交接班,以便沟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此外,医生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注意留置插管的情况,及时制定下次治疗的时间及方案。

本文由第一期DPMAS人工肝临床应用学习班

浙江大医院徐小微主任

报告整理而成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板上市:健帆生物股票代码:)

首家以血液净化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by/12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