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出自《神农本草经》,又称白龙骨(出自《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粉龙骨,土龙骨(出自《中药志》),五花龙骨(出自《良朋汇集》)。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5%)粘土矿物组成。磷灰石六方晶系,隐晶质,依古生物机物组结构产出;又称磷钙石。疏松集合体中或有呈晶形为小棒状的磷灰石,灰白色,略带油脂状的土状光泽或似瓷状光泽。硬度大于指甲,小于小刀(H=3)。
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青海、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
1.五花龙骨
又名:青化龙骨、花龙骨。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淡黄白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的花纹,深浅粗细不一。表面平滑,时有小裂隙。断面多粗糙,质硬而脆,易片片剥落而散碎。吸湿性强,舌舔粘舌。无臭,无味。以质脆、分层、有五色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2.龙骨
又名:白龙骨《千金方》。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的具纹理与裂院,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细腻如粉质。吸湿力亦强。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但一般以五花龙骨为优。
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炮制:
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煅龙骨:取刷净的龙骨,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碾碎。
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1.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用20%龙骨、龙齿混悬液给小白鼠灌胃,能显著增加戌巴比妥钠的催眠率。对抗回苏灵所致惊厥:实验表明20%龙骨、龙齿混悬液灌胃有抗惊厥作用,并且龙齿优于龙骨。
2.凝血作用:
用20%龙骨、龙齿混悬液给小白鼠灌胃,结果表明龙骨、龙齿都有缩短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
3.镇静、收敛、固摄、止泻作用:
龙骨主成分为Ca元素。血中的钙占人体钙的0.1%弱,但对神经、心肌、骨骼及其它组织的功能影响甚大。血钙含量下降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引起手足搐搦、惊厥、谵妄等。血钙过高则引起神经症状或肌无力等。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成人血清钙浓度为9毫克%~11毫克%(2.25~2.75毫克分子/毫升)。儿童较高;常处于其上限。钙入血后能促进血液凝固力;并增加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白细胞及血清渗出血管外,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
甘、涩,平。无毒。入心、肝、肾、大肠经。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止血敛疮。主治神志不安,惊痫癫狂,遗精滑泄,崩漏带下,久泻久痢,疮疡、湿疹等证,及溃疡久不收口。
内服:每次15~30克,入煎宜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有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业务范围: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精致饮片中药提取物院内制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