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中间宿主为什么是穿山甲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医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继蝙蝠之后,穿山甲再次走进我们的视线。其实,由于所谓的药用价值,早在年,穿山甲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动物。

穿山甲都遭受了什么?

作者

黄俊峰马溢韩

来源

瞭望智库(zhczyj)授权转载

说到穿山甲,大家多半会想到《东游记》里面的“他”:

实际上,真正的穿山甲长这个样子。

作为鳞甲目穴居动物,

穿山甲自小练就了

一身出神入化的挖穴打洞本领。

研究显示,每只穿山甲可能有个藏身之处,

每天在不同地方栖身,

简直就是打洞界的“帝王”!

狡兔三窟什么的弱爆了。

不过,打洞只是穿山甲的技能之一,

在动物界,它可算得上“全能高手”,

上树、下水、攻击、防御,无所不能。

1

超强鳞甲,可攻可守可自愈

挖洞视频

它真正厉害的,

是那一身褐色角质鳞片,

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些鳞甲很像古代士兵的铠甲,

硬度还超过了铠甲,

据说小口径步枪难以击穿。

于是,穿山甲遇到危险时,

立即把自己团成一个“球”,

牙齿锋利的食肉动物也奈何它不得。

尖齿利爪都拿穿山甲没有办法,狮子遇到了它,也只能是一脸生无可恋:

它还能“转守为攻”。

当遇到大型食肉动物时,

穿山甲就会控制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

割破敌人的嘴巴。

穿山甲共细分为8种,

其中2种——树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的鳞片格外犀利。

它们的鳞片上,

都有一个锐利的小尖,

边缘很薄,十分锋利。

强大的鳞甲成长于恶劣的生存环境。

这两种穿山甲生活在树上,

该技能可以帮它们应付蟒蛇的攻击,

让豹子等食肉动物没法下口。

最神奇的是,

穿山甲鳞片能自我修复,

秘密在于鳞片的分子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

穿山甲鳞片部分分子

以一种独特方式互相连在一起,

以保留对最初形状的记忆。

与飞机上的黑匣子原理相似,

这种记忆结构

令鳞片能够经受住外部的强力物理冲击。

水,能唤醒这种记忆,

并在可变形分子的参与下激活自我修复过程。

无论变形多么严重

只要鳞片保持完整,

就可以完全恢复至初始形状。

与锋利铠甲相配的是“霸气”的走路姿态。

很多库友会认为

穿山甲行走时四肢着地,

事实上,它们只用后肢着地,

用大尾巴来保持平衡,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霸王龙?

穿山甲的“铠甲”

还能起到“救生圈”的作用。

穿山甲的每片鳞片只有2克重,

并且向内翻卷,

入水之后,下面的空腔会充满空气,增加浮力,

让它可以毫不费力地游泳。

此外,穿山甲还拥有有力的前爪,

可以钉住树干、带动身体,

轻松爬树。

那么,当有着一身本事的穿山甲

进入了人类的家,

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家里溜来溜去;

一不小心就“翻车“;

洗衣筐也吸引了好奇宝宝的注意,

想要一探究竟;

冰箱门也挡不住穿山甲的好奇心。

2

软萌的内心,温柔又害羞

虽然有着战士般的坚硬外表,

但它的内心却是温柔又害羞的。

它的眼睛小,视力也不好,

白天,通常藏在地下洞穴或树洞中,

偶尔会出现在树上,

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呼呼大睡,

只有夜晚才外出活动,

依靠敏锐的嗅觉寻找食物。

穿山甲平时独来独往,

只有在交配季节才会去寻找另一个“对的甲”。

由于它们数量不多,难寻同类,

所以,对于穿山甲来说,

遇上对的他/她,真是太难得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异性穿山甲,

眼神锁定,完成交配,

一胎也只能生一个小宝宝。

对于来之不易的宝宝,

它们非常珍爱,

宝贝走不动了就把宝宝背在身上。

穿山甲性情温和,

爪子毫无杀伤力,只适合挖洞,

嘴里甚至没有牙齿,

只能靠长长的舌头来获取食物。

它们很爱吃“小零食”,

各自的口味还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

每只穿山甲会认准最爱的一两种昆虫不放。

当然,白蚁是它们的主食。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诗宝教授说:

“穿山甲的胃能装克左右的白蚁。

一只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

一次就能够食用至克的白蚁。

一片面积在亩至亩的森林,

只要有一只穿山甲,就可以免遭白蚁的破坏。

因此,穿山甲也被称作‘森林卫士’。” 

 

3

被抓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死”了

身体被灌入水泥,会是什么感觉?

这不是黑帮片中的桥段,

而是真实发生在穿山甲身上的事。

有一部名叫《寻鳞》的纪录片,

在16分钟里,

向世人呈现出穿山甲地下交易的“冰山一角”。

单只是这一角,便足以让人心惊。

在纪录片中,

作为线人,

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宁智杰和益云,

帮警察抓捕穿山甲贩子。

他们在暗访的时候了解到,

穿山甲贩子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

往往会给穿山甲灌入水泥或者水,

使其增重好几斤。

被灌入泥浆的穿山甲很容易器官衰竭。

即使被解救,

它们活下来的几率也非常低。

可以说,

这些穿山甲在被抓的那一刻,

就已经被“判了死刑”。

纪录片中,被救出的两只穿山甲

已经不能自主走动了。

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将会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面对如此严厉的法律惩罚,

是谁给了穿山甲贩子这么大的胆子?

这都源于人类莫名其妙的认知与需求。

穿山甲善于打洞,

不少人就认为它有舒经活络的妙用,

还能“下奶”,

因此,有上述需求的人,

即使弄不到穿山甲肉,

也要搞些穿山甲的鳞片磨粉服用。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有些人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大补”,

还有人为了炫耀,“越濒危越吃”,

于是,穿山甲沦为了盘中餐。

有了这些需求,

穿山甲贩子们为了谋财,

不惜铤而走险。

除了被捕杀之外,

生存环境的剧变,

也造成了穿山甲数量锐减。

穿山甲喜欢生活于丘陵地带的

阔叶及针阔混交林带,

食性单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很差。

一旦栖息地遭到破坏,

其种群数量就会迅速下降。

我国南方地区由于人口密集,

开矿、修路及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频繁,

对穿山甲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虽然现在很多地区进行了退耕还林工作,

但新种植林木多为单一树种,

并不适于穿山甲的栖息。

另外,由于习性特殊,

穿山甲无法进行圈养,

人工繁殖迄今都没有获得过成功。

在中国最近的资源调查中,

本土穿山甲已经罕有野外观察到实体的报告,

洞穴也都是多年前的老洞穴。

可以判断,

穿山甲野外种群即使有,

也应该处在非常窘迫的境地。

中国的穿山甲资源接近枯竭,

贩子们又把目光瞄向了国外。

吴诗宝教授在采访中提到,

我国每年大约消耗30万只穿山甲,

近几年可能更多,

其中95%以上来自国外。

要知道,这些国外来的穿山甲都是非法的,

0年,我国从亚洲国家进口

穿山甲的渠道就被彻底禁止了。

并且,因为检疫问题,

从非洲引进穿山甲的限制一直没放开。

此外,我国对于查获的活体穿山甲通常采取放生的策略,

但近年来,走私到境内的穿山甲

大多是东南亚甚至非洲物种,

若不经严格的物种鉴定即行放生,

由此带来的基因污染

也同样严重威胁着中华穿山甲的遗传属性。

根据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数据,

在过去21年里,

中国穿山甲的数量下降了90%;

中科院动物所曾岩博士提供的信息更悲观,

“20世纪60年代至4年,

中国境内的中国穿山甲数量减少了89%至94%”;

8年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穿山甲数量

“大致在到49只之间。”

早在年,穿山甲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定为“极度濒危”动物。

情况有多严重?

年,大熊猫已经被“降级”到“易危”,

穿山甲比大熊猫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4

“四毒加身”,穿山甲真的有奇效?

然而,遭到大肆屠杀的穿山甲,

真的有那些神奇的效力吗?

其实,穿山甲肉不仅完全没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

穿山甲肉是有毒的。

穿山甲的鳞片确实有药用价值,

将其入药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

宋代时,有记载可被用于妇科治疗上。

需要注意的是,

其使用范围很窄:

在中医中,穿山甲鳞片只用于治疗乳汁不通,

而且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替代品。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表示:

一些初步临床试验证明,

猪趾甲和穿山甲片在某些医疗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承德也提到:

目前已经有很多临床实验证明,

猪蹄甲在消痈、抗炎、催乳等方面

可以取代穿山甲鳞片的功效。

穿山甲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病毒,

人食用穿山甲是有巨大风险的。

谈及食用、交易穿山甲的风险时,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罗志表示:

大部分野生动物都是通过地下渠道交易,

没有经过卫生检疫,

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加之,非法经营的野味餐馆,

常偷偷摸摸经营,

烹制时难免会粗制滥造,

野生动物烹饪过程中交叉污染……

那些病毒、寄生虫、病原体侵入人体,

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有民警透露,

为了方便运输、有个好“卖相”,

走私分子会给穿山甲打镇静剂;

如果是死体穿山甲,

则会打防腐剂,防止烂掉;

为了多赚钱,他们还会给穿山甲喂重金属。

这样“四毒加身”的穿山甲,

你敢吃吗?

穿山甲数量锐减,

人类已经尝到了苦果。

目前,中国的森林正在走向人工纯化林,

在这里,白蚁更容易泛滥,

如果没有了穿山甲,

人们能够依靠的,

只能是剧毒农药。

长此以往,除了食物里会有农药残留,

家具里、建材里也会出现剧毒农药。

这场由于人类的贪婪和迷信导致的浩劫,

将“硕果仅存”的8种鳞甲目推到了灭绝的边缘。

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看到穿山甲,

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态度。

接着往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cs/11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