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麻醉品管理局呼吁不要过量开具镇静剂

国际麻醉品管理局《年年度报告》近日正式发布。在年4月的毒品问题特别联大临近之际,报告回顾各项药物管制条约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指出平衡和人道的办法是实现健康和福祉目标的关键。在报告中,国际麻醉品管理局鼓励各国政府制定务实和实际措施保护公众免受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品种数量不断加大造成的危害,吁请各国政府确保保健提供者不过量开具镇静剂,尤其是对老龄人。此外,报告还吁请实事求是地评估国际前体管制制度的状况。

就在关于世界毒品问题的联大特别会议召开前数星期,设在维也纳的国际麻醉品管制局(麻管局)在《年年度报告》中说,国际药物管制条约并没有规定要打一场“禁毒战争”。在就药物政策开展辩论的此时此刻,麻管局在《报告》中强调,在按照国际药物管制条约的规定确保为医疗用途供应药物与减少药物的非法供应之间,需要慎重地保持平衡。

麻管局主席WernerSipp说:“世界上并非只有要么实行‘军事化’禁毒执法,要么对国际管制药物的非医疗用途实行合法化这两种选择,而是要把健康和福祉放在平衡的药物政策的中心位置”。

毒品问题特别联大是联合国会员国审议国际药物管制制度的成就和挑战的一次会议,将于年4月19日至21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举行。

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日趋严重的威胁

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出现,数量大增。截至年10月,会员国报告了种新的物质,与年10月报告的种物质相比增加了55%。

如何跟上这种速度是国际药物管制制度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更加有效的方法应对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威胁。

在年,麻醉药品委员会又将10种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纳入了国际管制,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扩大了物质的国家管制的范围。

麻管局在年开启了ION项目的事件通信系统(IONICS系统),以便各国政府之间就涉及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事件实时交流信息。到目前为止来自60个国家的多个用户使用了该系统,通报了多起事件,诸如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疑似运输、贩运、制造或生产事件在发生之后短短两天之内就得到了通报。

为老龄人过量开具安眠药

麻管局在报告中关切地指出对老龄人不必要地开具苯二氮卓类药物处方和老龄人过量服用此类药物的各种风险,这是一类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药物。这样做可能带来危险,因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般较多,同一时间服药不止一种。这类患者常患失眠症,使得他们成为吸引安眠药制造商的目标群体。

尽管已有研究证明,不必要地使用这类药物会造成药物依赖的风险,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另外,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65岁以上患者与从未使用过此类药物的患者相比,在15年之内患痴呆症的几率高50%。

麻管局呼吁各国政府,确保保健服务提供者在开具苯二氮卓类药物时沿用妥善的医疗做法。需要使保健人员尤其是疗养院和护理中心的人员以及老龄人的家属和护理人员认识到过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风险。

阿富汗:无鸦片省份有所减少,但非法罂粟种植总量有所下降

阿富汗非法种植罂粟的估计面积有所减少,这是六年来的第一次。然而,按绝对值计算,阿富汗的非法罂粟种植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尽管年的罂粟铲除量增加了40%。《报告》注意到替代发展举措在遏制罂粟种植和向农民提供合法手段以供养自己及其家人方面发挥的根本性作用。

镇痛药的供应

如麻管局关于国际管制药物供应情况的特别报告所述,尽管本世纪开始以来镇痛药的全球用量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很多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仍然得不到适足的疼痛缓解药物。欧洲和北美人口几乎占世界镇痛药全部消费量的95%。各国政府向麻管局报告说,问题不在于全球供应不足,而在于缺乏培训和畏惧成瘾。

前体报告

近期的缉获统计数据显示,前体化学品向非法制造渠道的转移,正在越来越多地在国内贸易而不是国际贸易中发生。广为用于生产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的α-苯乙酰乙腈(APAAN)在年被纳入国际管制,因此似乎失去了原有的突出地位,年的缉获量下降,国际边境的没收次数也有减少,说明国际管制正在取得预期的效果。

麻管局在《前体报告》中着重指出,在特别联大临近之际,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估国际前体管制制度的状况。麻管局认为,国际前体管制制度在监测一套明确定义的前体化学品的合法国际贸易以防止其转入非法渠道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利用未纳入国际管制且不断出现的新型化学品制造毒品的情况依然存在。

麻管局确信,开辟新的道路势在必行。其中可包括政府与业界之间自愿的公私伙伴合作和在有证据证明某一物质被企图用于非法制造毒品时采取执法行动的新的法律框架。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cs/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