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短、活动耐力下降。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9%~10%(我国8.2%)。
风险因素①吸烟;②大气污染和粉尘、职业粉尘;
③感染;
④遗传因素(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肺发育不良;
⑤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高反应性;
⑥营养不良;
⑦社会经济地位较差。
二、临床表现与分期临床表现1.咳嗽、咳痰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咳嗽频繁,咳痰多,冬季加重,甚至常年不断。若伴感染时可有脓痰,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
2.呼吸困难病情迁延时,在咳嗽和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劳动、上楼时气促,随着病变发展,在平地活动甚至在静息时也感觉气短。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加重通气功能障碍,胸闷气短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3.体征早期体征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感染时肺部可有湿性啰音、呼吸衰竭、长期缺氧时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
4.全身异常(肺外表现)表现有营养不良、肌少症、骨质疏松、贫血、抑郁、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
诊断任何有慢性咳嗽或咳痰,呼吸困难,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肺功能检查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在除外其他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充血性心衰、肺结核等)后可诊断。药圈分期1.稳定期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2.急性加重期出现超过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咳嗽气急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脓性。
三、治疗治疗目标: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频次和程度,改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力。(一)预防与一般治疗(1)患者教育和管理戒烟可减少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康复锻炼;营养支持。
(2)慢性低氧血症者需长期氧疗。
(3)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或减少其肺部感染的风险,降低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
(二)COPD分期治疗原则1.急性加重期
可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首选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或茶碱类静脉应用,必要时可短期加用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促进排痰,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大便通畅。
2.COPD稳定期
应规律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支气管舒张剂。FEV1<50%预计值且有临床症状及反复加重的COPD患者可长期规律吸入激素,并推荐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为宜;稳定期不主张应用口服或静脉激素。稳定斯慢阻肺患者根据肺功能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后,不同级别推荐的治疗方案见教材。
(三)治疗药物1.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剂
是COPD治疗的核心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过敏介质阻释剂、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用支气管舒张药。
糖皮质激素:吸入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如氟地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COPD急性加重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对治疗有益,促进病情缓解,缩短康复时间,改善肺功能。
2.镇咳药
咳嗽是保护性反射,有助于排出肺部分泌物。镇咳药一般只用于剧烈咳嗽影响生活和睡眠,不建议日间过度止咳。常用药物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复方甘草片、棕胺合剂等。
3.祛痰药和黏痰调节剂
常用药物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标准桃金娘油、羧甲司坦等。
4.抗菌药物
只用于有感染的情况,不需长期使用。
(四)机械通气若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肌疲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神志异常等表现时,可考虑机械通气(无创、有创机械通气)。
患者教育(1)戒烟;避免吸入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2)秋冬季防寒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3)学会自我控制疾病的技巧:缓解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锻炼、吹气球等,加强康复锻炼,如散步、踏车等。(4)改善营养状态,在呼吸衰竭期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5)抗菌药物不宜滥用,严格把握用药指证。(6)注射流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COPD患者并发流感及肺炎球菌感染,减少其肺部感染的风险,减少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7)掌握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8)排痰化痰:照料者应鼓励患者咳嗽,帮助变换体位,轻拍背,痰干结者给予超声雾化或氧压雾化吸入药化痰,也可用口服药物祛痰。(9)若有严重肺功能不全、精神不安者,慎用镇静药,因能抑制呼吸,促使肺性脑病的发生。必要时可用少量镇静剂,如水合氯醛,但禁用吗啡、可待因等。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