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密不透风
煤气管道泄漏
还记得那年冬天的一个夜班,我记忆犹新,
那晚共收治7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救回5个,但不幸的是死亡两位。
一位不满三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洗澡时
不注意通风,双双吸入一氧化碳中毒。
妈妈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而孩子送来时已停止心跳呼吸,
医务人员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将孩子从死神的手中夺回。
还有是一位身孕7月的孕妇,
也是洗澡时不注意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当家属发现时,
心跳呼吸已然停止,医院时已经死亡。
这是一尸两命的悲剧啊。
因为太多人在生活当中,
缺乏这种基本安全意识,
所以导致了众多起这类悲剧事件的发生。
冬天到了,天气转冷,一氧化碳中毒也多了起来。大家对一氧化碳中毒并不陌生,各媒体、新闻上也不断在报道。可是为何还是会有这么多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呢?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来学学。
什么是CO中毒?
百科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人体吸入CO后,轻则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重则昏迷,甚至死亡。因为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经常被称之为“沉默的杀手”或“隐形杀手”。
中毒来源
急诊医学资讯
一氧化碳中毒常见来源包括住宅火灾、汽车、燃气加热器、炉子、热水器、燃木或木炭炉及煤油炉的不恰当排气。
百科
工业中毒:煤气管道泄漏、煤矿瓦斯爆炸;
日常生活中毒:家用煤炉,若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沐浴;失火现场;利用煤气自杀或他杀等。
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达10%~20%时,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甚至可有短暂昏厥。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
中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达30%~50%时,除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可有嗜睡、虚脱甚至昏迷。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色。若及时抢救,吸入新鲜空气或加压给氧后,可能较快清醒,数日内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重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超过50%时病人迅速陷入昏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昏迷初期可见面部呈樱桃红色,呼吸加快、脉频数,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可有惊厥。深度昏迷时,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厥冷、大汗,瞳孔缩小、不对称或散大,且对光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呼吸浅而快,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常并发肺水肿或肺炎。
如何预防⊙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
⊙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燃气热水器不要安装在洗澡间。
⊙开车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
⊙不要在密闭室内烧碳取暖。
⊙厨房要注意保持通风换气。
处理措施
1
首先救援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迅速关闭煤气开关,开门窗通风换气,把患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患者应安静休息,注意保暖。
3神志不清者,头偏一侧,避免呕吐窒息;如无意识,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紧急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
4病情稳定后,尽快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推广:我院(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始建于年7月,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高压氧治疗队伍。其中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各一名,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各一名,为保障高压氧设备的安全使用,医院还配备了工程师、技工各一名,全体工作人员均参加过高压氧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了卫生部医政司岗位培训上岗证书。
欢迎前来咨询,咨询-
北京皮肤病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