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吃点儿药”的道理谁都懂,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对了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冷水吃,还是热水吃?清晨吃,还是睡前吃?不同药物的服药方法,各有讲究!
1.服药也有“标准化”
服药时尽量保持站立或坐位,不可以躺着吃药;服药后也不要立刻躺下,最好坐几分钟。这是因为平躺时药片容易停留在食管上,无法到达胃里。其次,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温开水送服,而且至少ml,喝水越多接触面越大,药物的吸收利用效果也越好。
2.不能用热水服用的药物
有人喜欢用五六十度的热水服药,认为这样利于药物吸收。实际上,并非所有药物都可以用热水送服。小编为您盘点一下不能用热水送服的6类药物。
(1)维生素类: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会失效。
(2)助消化类:酵母片、多酶片这些含有助消化酶的药物应用冷水服,否则酶会失效。
(3)含活性菌类:乳酶生、整肠生这些含有活菌的药物也需用冷水服,热水会杀死活菌。
(4)活疫苗类:小儿糖丸如果用热水服,会导致疫苗灭活。
(5)止咳糖浆类: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药物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中,黏稠的糖浆会在咽部形成保护膜。热水冲服会降低糖浆的粘稠度,就起不到保护膜的作用了。
(6)清热类中成药:中医认为,对燥热之症,如发热、上火等用清热制剂治疗,不宜用热水送服。
3.茶水、牛奶和酒都不宜用来服药
牛奶中的钙质会与药物结合,影响吸收和利用;牛奶在胃壁上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也会影响药物吸收。
茶水中的鞣酸会分解破坏药物,影响疗效;浓茶还可使酶制剂失去活性。
酒精可以使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利尿药、安眠药、降压药、抗过敏药物等药效降低。特别是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不可以饮酒,因为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4.大多数药不能掰开、嚼碎吃
掰开或嚼碎药片不仅会降低药效,还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如果药品包装上写着“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就一定不可以掰开吃。以缓释片为例,一般情况下缓释片每片的药量是常规的1.5-3倍,如果掰开吃,药物成分就会顷刻释放,药效也会加倍,比如降压药就会“强效降压”,造成严重的低血压。
5.哪些药物空腹吃
空腹是指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完全空腹”则是指清晨空腹时将药服下。比如驱蛔灵、利福平、利尿药和刺激性强的泻药等,为了让药物迅速进入肠道并且保持高浓度,一定要空腹吃。
6.哪些药物需要随餐服
随餐服用的药物是指吃完饭后马上服用的药物。比如一些降糖药物,因为是脂溶性药物,要随食物中的脂肪一同吸收并起作用。建议胶囊用冷水送服,而片剂或颗粒状药物用温水送服。
7.哪些药需要饭后服
饭后服药指的是饭后半小时左右服药,之所以饭后服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铁剂、水杨酸盐类、以及呋喃类药物等等。二是饭后服药可以让药物缓慢地到达肠道,然后再均匀地吸收,比如维生素B2、鱼肝油。
8.哪些药物需要睡前服
容易让人打瞌睡的药物一般都适合睡前服用,比如催眠药、镇静药、感冒药、抗过敏药。此外还有一些驱虫药和抗肿瘤药也适合睡前服用,这样药效更好,而且不良反应也会轻一些。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白癜风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