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刚在诊室的椅子上坐下来,一股淡淡的小便味道便扑鼻而来,看着大妈那发福的身段和红润的脸庞,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心想大概是来看尿失禁的吧。大妈喘了喘气,面露羞涩的对我说,大夫,最近几年这小便不知咋回事,有时会自己流出来,尤其是咳嗽和打喷嚏时,流的更多,整天要戴着尿不湿,身上总是臭哄哄的,烦死人了,我得的是啥病啊?能治吗?大妈一脸的困惑,她告诉我自己生过两个孩子,近几年人开始发胖,血压升了,血糖高了,现在连小便也渐渐不听话了。根据大妈说的情况,给她做了妇检,子宫、阴道还在正常的位置上,没有脱垂,考虑是压力性尿失禁。大妈一听蒙了,急忙问我什么叫压力性尿失禁,我告诉她:
女性人群中25%-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但是这么高的发病率,却因为羞于启齿或片面地认为不影响健康等原因,所以很少有像大妈这医院就医。
大妈又问,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使尿失禁发生并加重。
还有生育,生孩子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也就是说生的越多,发生的机率就越大,年龄过大生育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行剖腹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
同时,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阴道脱垂紧密相关,二者常伴随存在。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原来是这样啊!大妈很幸福地说,难怪我的女儿提醒我得这种病的人很多,一直催促我来看医生,医生,我现在的情况严重吗?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度: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比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大妈问我,那如何治疗呢?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盆底肌训练目前专家们较共同的认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听我说完,大妈似乎对尿失禁有所了解了,她对号入座,认为自己是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同时,她认为自己应该接受减肥并进行盆底肌肉训炼,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话,再考虑手术治疗。哟!大妈还真是听明白了!
你看明白了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