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救常识
第一节、经常使用户外救济原则步骤
在户外遇到事故时,应镇静大胆,仔细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行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视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应用现场可供安排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1、急救原则: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抢后救,先判断后处理
2、现场急救原则及步骤
1、处理前视察,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视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态。判断伤病缘由、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特别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色彩或确认有没有外伤、出血、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形,仔细视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特别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中毒的情况,不管有没有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视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现场要尽可能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济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2、视察后处理,在活动中产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
保持呼吸道畅通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严防呕吐物引发的窒息死亡。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好。
3、处理终了后,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系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态而定。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急,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1要遵照急救原则,2要捉住重点,迅速按正确步骤检查患者。
3、现今的急救医学把急救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院前急救”阶段、“急诊处置”阶段和“ICU视察”阶段。
4、急救里面的四个步骤:
A是airway,即打开气道;B是breathing,即口对口人工呼吸;C是circulation,即心脏按压恢复自主循环;D是dangerous,即肯定场地是不是有危险。
第二节、检查生命体特点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它们是保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管哪项出现异常都会致使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致使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因此,四大体征的判断成为人们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根据。现将四大生命体征简述以下:
1、体温: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其变化有一定规律。(休温测试方法详见第二章第四节)
2、脉搏: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婴幼儿~次/分,儿童~次/分,正常成人6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次/分。
(1)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搏增快(≥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酷热、饭后、酒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脉搏减慢(≤60次/分):可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3.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2)脉搏的计数法
1.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都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段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好,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股动脉—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2.间接测法:用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等丈量。具体使用方法看仪器说明书。
3、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进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合。
1、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步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2、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视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1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视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3、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4、呼吸频率的改变:
(1)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2)呼吸减慢(1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5、呼吸深度的改变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6、呼吸节律的改变:
(1)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2)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3)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4)叹息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患忧郁症的病人。
4、血压(测血压没有专业工具测试不了,但这也是判定方法所以就补充到后面了)
1、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活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2、血压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为90~mmHg,舒张压60~90mmHg。新生儿收缩压为50~60mmHg,舒张压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3、血压丈量法:一般选用上臂肱动脉为丈量处,病人取座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开血压计,平放,使病人心脏的位置与被丈量的动脉和血压计上的水银柱的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放尽袖带内的气体,将袖带缚于上臂不要过紧或过松,并塞好袖带末端,戴上听诊器,在肘窝内摸到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的头放在该处,并用手按住略加压力。打开水银槽开关,手握充气球,关闭气门后打气,一般使水银柱升到~mmHg便可。然后微开气门,渐渐放出袖带中气体,当听到第一个微弱声音时,水银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上的刻度即为舒张压。如未听清,将袖带内气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丈量。
4、血压异常
(1)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而言的。成人的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5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发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2)临界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mmHg舒张压90~95mmHg而言的。
(3)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多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消退、严重脱水、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等。
补充上两个我们在户外经常使用判定生命体特点的:1、神志,与伤病员对话,拍打,针扎无疼痛感,推动等外界刺激无反应,表示伤病员意识不清或丧失,病情危重。2、瞳孔,正常人的瞳孔是等大圆的,遇光会迅速缩小,危重伤员两眼不等大等圆,或缩小或扩大或偏斜,对光刺激无反应。3、脉搏
第三节、人工呼吸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难乃至停止时,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为的气力来帮助伤员进行呼吸,最后使其恢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
口对口呼吸: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避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舒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1纱布),另外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避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没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
另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病人仰卧,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背部垫柔软衣物使之突出,施术者面向病人头部,两腿分跨于病人臀部两侧,两手掌紧贴胸臂,拇指按病人胸骨剑突,其他四指沿肋骨下缘散开,向前、下、内方压迫病人胸廓,使之被动呼吸,然后双手松开,身体复原位,节律同上。
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使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一侧上臂曲折垫于头下,一侧上肢伸直,置于头侧,推压病人背部使之被动呼吸,然后双手松开,病人4胸廓自动扩大而吸气。
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体位与仰卧压胸式相同,救护人跪在病人头部,握住其手段,先将病人双臂向上举并向外舒展,使胸廓变大造成吸气,将双臂回拢用其手段挤压乳房下部,造成呼气。这类人工呼吸方式对儿童效果较好。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避免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应同时进行心脏推拿术。
胸外心脏推拿
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消除后,心脏舒张,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方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1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略偏左,另外一手堆叠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
注意压力要均匀,抬手放松要快,下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或下压稍擅长放松时间。压力不能过大,以避免压断肋骨。压迫部位要准确。检查心脏推拿是不是有效,可触摸股动脉或颈动脉在推拿时有无搏动出现。
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推拿
病人呼吸心跳同时停时用此方法。方法要领同前述。可两人分工进行,1人口对口人工呼吸,吹一口气(约4-5秒),另外一个人做4-5次心脏推拿,以此反复进行。吹气时推拿动作暂停。如果由一个人兼施时,则先吹一口气,后做8-10次心脏推拿。
人工呼吸是户外常见不经常使用的,如果你没有经过专业的急救培训我不建议你使用他,如果到了非得出手那情况肯定十分危急了,所以你要对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培训。出手一定要掌控尺度。
第四节怎样丈量体温
1、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避免咬断和体温计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是丈量体温最经常使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渐渐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凌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2、体温的异常
1.体温升高: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和外伤感染等。
2.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性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3、户外经常使用测温办法
1、手测法
2、对额法
第五节如何搬运病人
1.单人搬运:
1.扶持法:仅适用于伤情轻,能站立行走者
2.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
3.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苏醒的伤病员。胸部创伤,心脏病,哮喘发作,呼吸困难者禁用
2.双人搬运:
1。轿式:适用于神志苏醒的伤员。
2。拉车式:适用于意识不清的伤员。
3、三人搬运;适用于平托法搬运,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4、多人搬运:适用于平托法搬运,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注意事项:
1、先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止血,固定,包扎后再搬运,按伤员重中轻顺序搬运。
2、对还没有明确是不是有脊柱损伤者,按脊柱损伤原则搬运,即避免扭曲脊柱,严禁一人抱送或两人拉车式搬运,而应采取三人或多人同时托起伤者转移至门板或担架后再行转移。
3、颅脑损伤严重者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因颅脑损伤常常伴随颈椎损伤,同时运用颈托固定颈部。
4、胸部创伤可采用健侧在上侧卧位以利健侧呼吸功能代偿并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若双侧创伤也可采用半卧位或座位并采取腹式呼吸。
5、腹部创伤采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膝下加垫以放松腹壁。
6、现场没有木棍等固定物时,下肢骨折可将患肢与健肢绑在一起,上肢骨折可将其余身体绑在一起。胸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于垫有软垫的木板上,腰椎骨折可在腰部垫软垫,并将伤员捆绑在木板上。颈椎骨折时如不能找到颈托可由1人托起头部并水平牵拉颈部,余3-——6人托起伤员身体与其同向同时移至木板上,采取仰卧位,在其肩背部垫低枕保持颈部略向后仰,头两侧垫枕头或沙袋,衣服卷固定颈部。将头部绑在木板上避免晃动。
第六节家中户外经常使用药物
医院的朋友提供的,户外带药品的原则是:功效快、无副作用、轻、好携带。其实药物具体根据活动天数,记住带药原则,根据自己本身生理情况,以感冒,腹泻,外伤,扭伤为主的就行了。如果体力好可以带一个户外用得急救包。
1、感冒药:速效伤风胶囊(含扑尔敏较多,最好只吃一粒,吃多了第二天早会叫不醒的)吗啉呱(抗病毒的,无副作用,最好与速效混着吃)白加黑(如要保持意识苏醒,就吃白加黑吧)
2、治拉肚子药:肠康片(纯中成药,无副作用),伏派酸
3、跌打损伤药:红花油(处理伤口时不会刺疼,效果很好),云南白药(内出血时可使用),当出现大出血时,用手按住动脉,并在伤口上洒红花油与云南白药的混合,可止血可消炎
4、止疼片:去疼片,APC(即阿斯匹林,专家推荐,说一定带上,有多种用处)
5、消炎片:青霉素(但动身前要确认一下,有没有队员对此过敏,这个不建议带即便是口服的),螺红霉素(三级抗生素药,以防万一,但对胃一定的副作用,建议饭后食用)
6、胃药:雷尼替丁(便宜,效果不错,抗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疼,胃酸过量,胃溃疡)
7、晕车药:眩晕停(便宜,塑料瓶装)
8、增进睡眠:安定(为处方药,可医院里极多,价格不贵,注意别过量)
9、应带脱脂棉,纱布,绷带,创克贴,(要学会包扎)。碘酒(消毒最好,可以用那种装青霉素的小塑料瓶密封好,不会泄漏。)
10、关于感冒的预防:
板蓝根(记得要带粉状的,好熔解)。山上一般都很干燥,带夏桑菊(明目,清润),下火可用黄连上清片。山上容易受潮,可带参苏丸(治风寒,感冒,价格且不贵)。维生素C。
如去从林地区,可带一点维B2,像B型血特招蚊虫咬的,可以内服,听说可以驱蚊,但具体没有测试过。
附件1家用急救包配置:
1.急救毯2.三角巾3.便携氧气瓶4.卡扣式止血带5.弹性绷带6.酒精棉7.剪刀,8.创可贴9.医用一次性手套10.医用胶带11.镊子12.抗菌湿巾13.安全别针14.指骨固定夹板15.救生哨子16.电子体温计17.降温贴18.制热袋19.抗菌小毛巾20.口对口呼吸膜21.急救手册22.急救包
附件2建议户外急救包配置:
1、冰敷袋/冰袋1包2、酒精片6片3、无纺布片4片4、敷贴2包5、三角形绷带1包6、清洁擦片2片7、驱痛片4片8、减菌不粘伤口敷贴2包9、创可贴5个10、H型创可贴2个11、温度计1个12、剪刀1把13、镊子1把14、退热贴1贴15、大号绷带2卷16、医用胶带1卷17、清洁手套1双18、口对口呼吸面罩1个19、求生口哨
第七节户外水处理的3种方式
户外水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烧开,净水药品和过滤器。烧开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手段。缺点是浪费燃料,比较耗时间。使用净水药片算是以化学的方式进行净化,多半使用的是氯和碘。市场上的主流是用碘。碘片的需要注意避光,避潮。净水药片使用上的优点是便宜,方便,轻巧。比较耗时,一般加入净水药片后二十分钟左右才能喝。缺点是一是有异味异色。这点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解决。或加点果珍什么的。2是病毒没法去除,比如水中的寄生虫。第三个他人会容易引发过敏,同时会和某些食品或是用具起化学反应。总的来说,净水药片由于它的轻巧,便宜,体积小,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使用上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等最少210分钟,2是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个星期。
净化过滤器有两个分类,过滤器和过滤净化器。主要的分别是,过滤器以过滤的方式去除细菌和寄生虫。而过滤净化器除能去除细菌和寄生虫外,还能去除病毒。
一般的过滤净化器,是通过在过滤的基础上,再以化学的方式出去病毒,比如加碘,所以也具有了前面以化学方式净水的净水药片的缺点。上面贴的这个号称是唯一一个不用化学方式来除去病毒的净水器。使用净化过滤装置的好处是即时可以喝到水,几近不需要等待,而且几近也是最安全的净水方式(使用过滤净化器的话)。缺点是价格贵,后期本钱也高,滤芯也需要花钱。体积大,重量大。使用时也需要常常保护,容易梗塞。以上3种方式各有所长,选择什么样的静水方式就仁者见仁了。
敬请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