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
把自己的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才能
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们都站在世界边缘
争先恐后地发声
最近好爱程璧的歌
今天这个话题我想从支教聊起。
每年暑假在各大学校里面都会踊跃出一批批由大学生组成的支教分队,他们带着物资,带着教学材料,带着激动又不安的神情,乘坐火车、长途客车辗转几十小时来到未曾接触的山区进行支教活动。
有人说大学生支教更像是一场集体的夏令营狂欢,在自我感动的情绪笼罩下面,不成熟的准备,不完善的后期支持都显得那么无关痛痒。
支教不是给这些热心公益、满腔热血的大学生们提供试验田,它是一个沉重的命题,有关孩子,有关教育,有关贫穷。那些根植在土地里的难以名状的悲苦愁绪,并不是带着悲悯与同情翻山越岭,去到可能此后一生都不会涉足的贫困山区就可以改变。
我把外界的世界带给他们,让孩子们对外界保持好奇进而好好学习考出大山,改变自己命运。我和孩子们相处一个月后带着感动再回到属于自己的城市,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顺利应当的生活轨迹于他们,于我们都太多自私了。
安全感,稳定感,持续感是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得以生存下去的原动力。
GQ主编王锋在他的新书中说:“道理和是非都是相对和暂时的,这个年代乱象频出,从中得出一些漂亮的概括很容易,可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或角色,智识,性格及利益的不对等或局限,如果深究,那些言之凿凿自以为是的结论大多站不住脚。”
随着我们接触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对事物抱有同情心在某些情境下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吊诡。同情心让你所立足的立场永远是自己,你用自己的尚未完善的三观,用自己身处的环境去对比他人境况,去向他人施展自己看起来的好意。
感同身受这个词不要轻易使用,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做不到。
中国阶层现在固化严重,阶层之间流动是件困难的事情,你得到的必然跟你付出的相等,风险和运气也是你付出的一部分。但是这个道理,很少听人们谈起,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愿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这个在现今已经站不住脚的伪命题。
老师在课堂上分享过这样一段对话:
——“我的儿子梦想去NBA打篮球,可他的身高只有公分,我该如何劝他放弃?”
——“如果他是想成为篮球明星,请劝他放弃。如果他是热爱打篮球这件事,请让他坚持。”
带着我只要考出大山考出大学就能改变命运的心态,孤注一掷去拼,很难想象在这些孩子将来有一天真的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那么多无能为力与无可奈何,巨大的落差下面他们会如何与自己相处。纸醉金迷于灯红酒绿,人情世故与有色眼镜,这些
以土为生的孩子该如何去调节这种光环下的不适感。
湖南卫视前几年有一档栏目,节目组让城里和农村孩子互换身份体验各自生活,节目结束后城里孩子回到都市变身网红,出国、出EP、演戏。农村孩子带着对城市的幻想回到农村,渴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想象中的“城里人”。
我们都善于给他人勾勒描画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从未冷静下来去认真的思索,如果美好蓝图破灭该怎么办?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去接受,去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或者“大不了从头再来。”我们被灌输太对直道而行的理念,而很少听到也缺乏半路刹车的勇气。
在憋着气向前冲的路上,有时需要喘口气来问问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博尔赫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看着它越过我们,消失于过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像一枚硬币无对错之分,只是所持之人观察角度立场不同,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可改变的事物有很多,人们需要维生素维持基本的生活日常,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热情,多一些坚持。但同时人们也需要一方镇静剂,少一些固执,少一些不甘心,少一些坚持。
电影返老还童里面有句台词:“如果这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半路刹车,重新启程。这...算碗鸡汤吗?
不算。
音乐
恋恋风尘—程璧
插图
原创
往期回顾
没关系,我只是抑郁了
为什么我总觉得不自在
HI你好,我是橘络,不知道这条推文有没有在22:10分的时候准时推送给你,之后每一天你都可以在这个时间点打开白癜风治疗贵不贵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