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了解她吗肌筋膜症候群

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syndrome)不是一种特定疾病的名称,是人体肌肉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所出现症状的总称.从病理生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肌肉可分为随意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中有让人出现疲劳和酸痛感觉的是随意肌,随意肌长期在紧张状态下,会防碍血液畅流,无法有效的把体内因代谢作用所产生的废物如乳酸等带走,积存在该处而引起酸痛感。故此,肌筋膜症候群也是导致腰酸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们能作走路、弯腰、坐立、抬头、举手等动作,都得靠两群随意肌一收一放相互协调而达成。以手臂肌肉为例,当要抬起手臂时,肱二头肌(biceps)、必需收缩,但上臂下端的肱三头肌(triceps)则要放松,藉随意肌的一收一放之拮抗作用,来达成抬起手臂的动作。相反的,若要垂下手臂,则需放松肱二头肌而收缩肱三头肌。因此人体若长时间维持某一姿势,必有一群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日久了就出现酸痛感觉的肌肉疲劳症状,这就是导致肌筋膜症候群的原因。

肌筋膜症候群已成为工业社会里高度紧张生活中的一种毛病,罹患的人数也有愈来愈多的趋势、来本院疼痛科求诊的病人中就有五分之一患此症。年龄分布,以31至50岁最多,其次为20至30岁,由此可知,肌筋膜症候群并不是中、老年人所专有疾病,年轻病人也占不少。职业方面,开车的司机最多,其次为生产在线的工人,如焊接员、装配员、裁缝师,以及整天端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包括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抄写员等。此外,还有甫生核子的年轻妈妈,由于抱核子的姿势不当,加上过度操劳而诱发此症。

要避免肌筋膜症候群的发生,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久维持同一姿势。

二、学习正确的姿势

1.坐姿:最符合人体工学和骨骼支撑平衡的标准坐姿,就如同「正襟危坐」。坐前,先调整椅子的高度,让脚平放地板,然后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让背部紧贴椅背,并且抬头挺胸。

2.立姿:立姿最重要的原则走收缩腹肌,身体由上而下成一直线,骨盆平衡正中,切忌弯腰弓背,突肚翘股。

3.开车:开车时坐椅距离调整适中,上身挺直,膝稍微弯曲。司机也应该尽量找机会走动,至少每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应换个姿势。

4.搬物:如想拾起或搬动重物,最好先蹲下去靠两腿使劲,不要单靠腰力支撑。

三、勿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枕头以软而有弹性,高瘦六至九公分为宜。

四、勿长期穿太高跟的鞋子。穿高根鞋时,会使腓肠肌(Calfmuscle)和背肌群的紧张度增加,易引起肌肉疲劳而酸痛。

五、注意桌面高度。打字员和计算机操作员都须长时间维持某一姿势,若桌面过高,则抬高手臂的结果,易造成颈部、肩部、背部和下背部酸痛。

六、有规律的运动,以保持躯干的肌肉和韧带的柔软度,并维持理想的体重。

所有持续性的肌肉酸痛,均应在开始发作时便去看医生,作正确诊断,找出原因,依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切不可乱吃止痛药.在本科,病人经诊断为肌筋膜症候群后,除了给予止痛、消炎、镇静、肌肉松弛等药物外,还利用各种神经阻断术,包括压痛点神经阻断术、上肩胛神经阻断术和星状神经节阻断术等来治疗。神经阻断术,不仅能缓解酸痛,且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有效的带走积存的乳酸;并有肌肉松弛,达到改善循环障碍的功效。

治疗期间,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需注意姿势,同一姿势勿维持过久。饮食宜清.淡,烟、酒、酸、辣等刺激令物尽量少吃,也可自己作局部热敷或按摩。肌筋膜症候群属慢性疼痛疾病,非一、两天使可治愈,病人需耐心来治疗,在医师的适心照顾下,近90%的病人都会好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hl/1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