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属怀疑用药错误等尸检,因护士操作前无告

来源:护士笔记原创投稿作者:忘忧草

案例

信网11月27日讯:

11月18日晚上9点左右,医院注射针剂时未告知家属或产妇,产妇家属吴女士怀疑,正是这一针,导致了随后的婴儿胎心异常,医院医护人员的懈怠,则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图片来源:信网

年11月14日,宋女士预产期来临,在家属陪同下,她到医院检查,检查并无生产迹象后,医生让其暂时回家休息,直到17日才住院待产。住院之后,产妇仍无生产迹象,于18日早上开始打催产素。当天晚上9点左右,护士给产妇注射了针剂,而就是这一针,在吴女士看来,很有可能是导致婴儿胎死腹中的原因之一,“当时护士并未告知家属和产妇这是什么针剂,后来我们才称是安定类的针剂。”11点40左右,婴儿的胎心突然出现异常,心跳从每分钟次骤降到50次左右,这时,医生赶来抢救,后患者家属将产妇医院,11月21日,通过引产生下的婴儿已经死亡。

而对于此次事故中吴女士的质疑,黄院长解释为,护士在注射针剂时都有医嘱,不会乱注射,而且安定类药物,“医院也都在用,原因是否在于该针剂,尚无法判定。”目前,家属已经申请了尸检,结果会在一个月左右之后出来——信网全媒体

点评

在事情没有定性之前,我们不能妄加评论,但是,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了患者家属的那句话:“当时护士并未告知家属和产妇(注射的)这是什么针剂,后来我们才称是安定类的针剂。”

护士注射前需要告诉患者是什么针剂,患者和家属需要知道为自己用的药名吗?

这就牵涉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我们翻开《基础护理学》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法操作前准备_评估患者并解释。

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药物作用及其副作用。

患者准备:患者了解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药物作用及其副作用。

显然,患者是需要知道这些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药物作用、副作用等),但是,肌内注射操作法中虽然要求医护人员操作前要照顾到这些方方面面,因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有知情权和同意权。

操作前准备工作中,并未指出,护士每次用药和操作前,要给患者和家属必须说出药名。

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常常在给患者用药前,会跟患者和家属说,这是保护胃黏膜的,这是醒酒的,这是解热镇痛药……具体的药名,一般情况下,护士不会说出,一来患者也不懂,记不住,二来我们的护理操作中也没有要求护士要跟患者和家属必须说出药名。

所以,上述案例中,护士只需跟患者和家属说明本次肌注的是哪一类的药物,如,镇静药物即可,而无需说出具体药名,具体用药、用量、用法等,患者病历中的临时医嘱中,都有记录、签名,护士无医嘱,怎敢乱用药?

护士执行医嘱无误,还有患者和家属出了事往护理工作上联想的,要是操作护士工作中再有一点瑕疵,那岂不是更说不清了?

医护人员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我们的每一项治疗和操作都是有医嘱,需要严格查对、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并签字的,每个值班护士,身上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临床护士,每一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严谨的工作做饭,严肃的工作态度。

切记:护理工作中,唯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也就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工作常规和章程,才能保障患者安全和护士自身职业安全。

慎独,常伴吾身

更多好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hl/10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