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作用,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地西泮在产科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临床常用10mg,2-3分钟静脉注射可较快出现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半衰期30-60分钟,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1-2小时。
地西泮广泛应用于临床,用来促进分娩期宫颈成熟和扩张。但地西泮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一展身手。
1产程中的应用
分娩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同时大部分产妇在产前就伴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因素会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
第一产程
①在第一产程中以较慢的速度给予初产妇10mg地西泮静脉注射,能够缓解产妇疲惫感及紧张情绪,使产妇能够以更好的条件应对后面的产程。
②活跃期宫颈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可予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3~4min注完,间隔2~6h可重复使用。但有文献报道,利多卡因+阿托品改善宫颈水肿、缩短宫口开全时间作用更佳。
分娩时宫颈水肿是产科常见的症状。胎位不正、产妇过早屏气、慢性宫颈炎或宫缩不协调时,宫颈组织长时间过度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宫颈水肿,严重影响产程进展,增加剖宫产率。③对于继发性宫缩乏力者,估计加强宫缩后2h内可结束分娩则不用地西泮,避免因血药浓度高影响产妇增加腹压,同时影响新生儿肌张力可致新生儿窒息。
2流产/引产中的应用
无痛人流中镇痛
地西泮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遗忘作用、骨骼肌松弛作用,有文献报道地西泮联合间苯三酚、氟哌利多可产生特殊的麻醉状态,使患者痛觉消失,使手术更易进行,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中孕依沙吖啶引产
依沙吖啶引起的宫缩是非自发性的,易发生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和强直性宫缩,而中孕引产孕妇的宫颈尚不成熟,持续强烈的宫缩可导致宫缩痛增强、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等。
规律宫缩且宫口开大1-2cm时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可有助于宫颈扩张。同时,地西泮使用后孕妇可快速入睡或相对安静,可减少孕妇体内因紧张疼痛恐惧等因素而分泌的儿茶酚胺,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晚期妊娠引产
有文献报道COOK球囊联合地西泮对晚期妊娠引产有效,研究组放置COOK球囊12h后取出,予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休息2h后行人工破膜术;而对照组取出球囊后直接人工破膜。
破膜后观察0.5h,如无规律宫缩则予0.5%缩宫素静滴。发现研究组顺产率、催产素使用时间、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COOK球囊联合地西泮使用能明显缩短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3子痫/子痫前期中的应用
对子痫前期和子痫病人,除降压之外,还要配合适当的镇静剂。临床常用的镇静剂是地西泮。地西泮有效降低孕妇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从而降低产妇的紧张情绪,消除疲劳,舒张子宫肌肉及血管平滑肌,改善子宫的血液灌注。
常用剂量是2.5-5mg口服,3次/日或临睡前服用。1小时内用药超过30mg可发生呼吸抑制,24小时总量不易超过mg。
另有文献报道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5分钟以上,或地西泮10mg+生理盐水50ml微泵维持10h可用于产后子痫的止抽镇静,与解痉首选药硫酸镁相比,不影响子宫收缩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4地西泮对新生儿影响
母体静脉注射地西泮30-60秒后,肌肉注射3-5分钟后进入胎体,进入胎体的途径主要为通过胎盘,地西泮透过胎盘屏障的速度与胎盘血流速度正相关,与给药剂量、途径有关。
①地西泮进入胎体后,首先作用于胎儿的大脑,抑制边缘系统,激活网状系统,产生镇静催眠效应,甚至意识丧失。
②有研究提示地西泮用药后1小时可以对90%胎儿产生一过性影响,1小时后63%的胎儿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合并脐带绕颈,将增加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
③注射地西泮后短时间即将分娩的孕妇,要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并常规肌注Vitkmg,qd×3天,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考考你曾有站友给我们留言:说明书上的用法未提及「肌内注射」,但临床上医生常常会开肌内注射的医嘱。做法是否正确?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编辑:mango题图: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lijing1dxy.cn参考文献:[1]冉云霞.支持疗法联合地西泮静脉推注在第一产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
[2]张娟,王绪丽.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与地西泮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7).
[3]王东福.66例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应用催产素和地西泮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4]张国荣.间苯三酚及氟哌利多联合地西泮用于人流手术镇痛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11(34):-.
[5]朱金霞.米非司酮和地西泮在依沙吖啶中孕引产中的联合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9():-.
[6]雷倩倩,何海霞,卢丽华,etal.低位超小水囊联合地西泮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04):67.
[7]闫俊.催产素联合地西泮用于胎膜早破引产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7):93.
[8]李艳云,张红霞.地西泮在产后子痫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87.
[9]陈燕.孕期地西泮暴露对新生儿的影响[D]..
[10]孙利华,杨碧静,刘新.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地西泮对改善分娩结局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