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资格考试呼吸系统重点知识三

白癜风难治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1.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气管至终末的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为下呼吸道。气管在隆突处(位于胸骨角)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在肺门处分为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

2.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终末细支气管是肺内的导管部的组成成分之一,不进行气体交换。护考加油站(hkhjyz)

3.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为呼吸膜的面积和弥散功能、肺通气和肺血流的比例、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4.由于小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为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儿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

第二节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护理

1.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为细菌。

2.细菌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急性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是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有明显的咽痛。

3.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表现:患儿可有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喉梗阻者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

4.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治疗原则: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用1%~3%麻黄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②控制感染:常用青霉素类。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④严重缺氧或有Ⅲ度以上喉梗阻者,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护考加油站(hkhjyz)

5.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要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缓解喉肌痉挛,湿化气道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咳出。②抬高床头以保持体位舒适,持续低流量吸氧;避免患儿进食时发生呛咳。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喉梗阻,必要时气管切开。

第十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呼吸衰竭分类:Ⅰ型:PaO?<60mmHg,无CO?潴留;Ⅱ型:PaO?<60mmHg且PaCO?>50mmHg。

2.病因:气管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胸廓与胸膜病变及神经肌肉疾病。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均可累及呼吸肌功能,造成呼吸肌无力、疲劳、麻痹,导致呼吸动力下降而引起肺通气不足。

3.呼吸衰竭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呼吸中枢受损时,可出现陈-施呼吸、比奥呼吸等。②发绀:是缺氧的典型症状。如同时肢端厥冷,常提示周围循环障碍。③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吸衰竭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呼吸衰竭伴有CO?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如早期出现烦躁、昼睡夜醒,后期严重者表现神志淡漠、间歇抽搐、昏睡、昏迷等CO?麻醉现象,称为肺性脑病。④循环系统症状:多数病人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

4.呼吸衰竭处理要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缓解支气管痉挛。②Ⅰ型呼吸衰竭,可采取高浓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则为持续低浓度(<35%)、低流量(1~2L/min)吸氧。③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如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可能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④尼可刹米是最常用的呼吸兴奋药。呼吸中枢兴奋剂应用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颜面潮红、肌肉颤动或肢体抽搐,提示药物过量。⑤烦躁、失眠者慎用地西泮等镇静剂,禁用吗啡、哌替啶、巴比妥类等中枢镇静剂,防止呼吸中枢被抑制,诱发肺性脑病。护考加油站(hkhjyz)

5.机械通气分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包括经鼻或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经处理不能有效地改善缺氧和CO?潴留时,才考虑机械通气。

第十一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ARDS大多数于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①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吸深快、费力。②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在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后期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护考加油站(hkhjyz)

2.辅助检查:①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压(PaO?)≤60mmHg;氧合指数[PaO?/FiO?(吸入氧的分数值)]<mmHg。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备条件。②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3.ARDS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机械通气以及调节液体平衡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hl/1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