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前欧莱雅及拜尔斯道夫资深研发专家
暖人心扉的宠粉狂魔
元宵已过,正式迈入,希望大家新的一年跟刷酸一样,跟彻底断舍离。
来自电影《故事的故事》,双胞胎姐姐告诉妹妹,自己割掉了皮肤返老还童。
为什么要刷酸
理解刷酸很简单,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来的又嫩又白。
我们的皮肤由真皮和表皮组成,表皮的各层次,从基底层到角质层,其实就是角质形成细胞逐渐角化,失去细胞活性,成为角质细胞并最终以皮屑的形式脱落的过程。对于健康的皮肤来说,走完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4天左右。
完成使命的角质细胞,会带着黑色素一起,离开我们的皮肤表面,把保护工作交给后续形成的角质层。如果这一进程受到阻碍,本已凋亡的角质细胞赖着不肯走,就会造成各种皮肤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鱼鳞病,凋亡的角质在皮肤表面不断堆积,形成鱼鳞一样质地。
最早的刷酸疗法,就是针对这种疾病的,包括果酸在内的各种羧酸可以减弱角质层中老化角质之间的键合力,让那些赖着不走的角质细胞早点脱落,以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效果。
除了应对这种极端的情况之外,皮肤医生和护肤品配方师们还发现,通过促进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脱落,还能达到美白,祛痘,消痘印,祛皱纹,除色斑等等效果,所以为了变美,越来越多的仙女们都舍得脱掉一层皮。
医疗刷酸
医疗上的刷酸和我们平时使用含果酸产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是一种效果显著,但执行起来也颇具风险的手段,有时会用到三氯乙酸,维A酸,间苯二酚等危险性较高的化合物,是真正意义上的“刷酸”。
根据换肤深度的不同,医疗刷酸可以分成大约6个不同的层次,最浅的只涉及表皮浅层,最深的可达网状真皮层,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讨论了。
医疗刷酸的效果
l浅层次
浅层次的刷酸用到的药剂通常比较温和,针对于轻度的面部光老化,极浅表层的粉刺瘢痕,色斑等,有亮化和嫩肤的效果,对于色斑和暗沉肌肤的效果比较好。
l中层次
中层次的换肤就要涉及到不少刺激性强烈的药剂了,效果也会更加显著,针对比较严重的光老化,痤疮炎症留下的痘印,以及瘢痕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l深层次
深层的换肤涉及到整个表皮层和部分真皮层,最深可达到真皮网状层中间部分。适用严重的皮肤老化皱纹,色斑,以及深度瘢痕。
医疗刷酸的代价
为了变美掉一层皮。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从中等深度的刷酸开始,过程就会相当痛苦,刷酸的部位会出现大面积的褐色,大概有一周到十天的时间,是不能见人的,同时要做好严密的防晒工作,因为此时的皮肤还不具备防御紫外线的能力,非常容易被晒伤,留下疤痕,适得其反。
深层次刷酸造成的痛苦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了,通常需要配合镇静剂和镇痛药,术后可能会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无法见人。
简而言之,医疗刷酸是一种效果显著但过程痛苦,并且带有风险的换肤手段,大家一定要咨询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向医生充分了解过效果,代价和风险的情况下谨慎选择。
家用刷酸
比起医疗刷酸,家用刷酸的产品就温和得多了,医疗刷酸时用到的一些高风险药剂是不能出现在化妆品中的。化妆品中常用到的“刷酸“成分主要有α-羧酸,β-羧酸,维A醇等。
lα-羧酸(AHA)
又称为第一代果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甘醇酸等,都属于果酸范畴。果酸通常分子量较小,能够渗透角质层,达到剥脱的作用。但是由于果酸类产品通常需要维持低pH,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
lβ-羧酸(BHA)
最早来自于柳树皮,冬青叶和桦树皮,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水杨酸。和水溶性的AHA不同,水杨酸等BHA具有脂溶性,能更好地渗透肌肤,起到缓释作用,并且更容易进入油脂丰富的毛孔皮脂腺内,清除堵塞毛孔的角质。
l维A醇
虽然不是酸,但也有很强的剥脱效果,同时还能够美白抗皱,属于全能型成分,但是脾气太古怪,刺激性强,稳定性奇差,非常容易被氧化成有害物质,所以不能多用。
普通的护肤品中能称得上“刷酸”产品的其实不多,做到极致的只怕就是TheOrdinaryPeelingSolution,不怕事大地把果酸加到了30%(乙醇/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还有2%的水杨酸,是市面上能够买到最强的刷酸产品了。
虽然这样的成分在医疗刷酸里也只能算得上是浅层次的表皮刷酸,但我还是不推荐大家自己在家操作,毕竟刺激性很强,也有一定的风险。
严格来说,我国法规对化妆品的限制是总的有机酸含量(AHA+BHA)不超过6%,所以极限应该是修丽可的这款果酸换肤。
刷酸与点痘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含有有机酸类的化妆品,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刷酸”产品,含有一点点果酸或水杨酸的产品就自称“刷酸”,实在是拉低了这个品类的下线。
有些出现在配方表里的“酸”其实跟刷酸半点关系也没有,例如抗坏血酸(维C)和阿魏酸。
大多数含酸的护肤品,虽然做不到换肤,但是祛痘还是可以的,粉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多余的角质堵塞了毛孔的皮脂腺,导致油脂过度堆积,形成闭口的白头,或是开口的黑头,如果再被爱吃皮脂和皮屑的微生物感染,就成痤疮。
含有酸的护肤品,例如点痘产品或是含酸的洁面,可以帮助清除这些多余的角质,让毛孔正常呼吸,祛除粉刺和痤疮。
有点儿“酸”的配方
这些“酸”还会出现在一些抗衰老的产品中,例如小黑瓶里的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虽然也有一点减弱角质细胞间键合力的效果,但是主要目的是软化角质层,好让配方中的活性成分更好地渗透。
说了这么多,最想提醒大家的是刷酸需谨慎,和许多医美项目类似,真正意义上的“刷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虽然效果显著但需要时间恢复,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谨慎选择。
对于护肤品来说,就不需要“谈酸色变”了,绝大多数的护肤品并不能达到“刷酸换肤”的效果,祛个痘,软化一下角质层还是可以的。
读了这么多文章,还是没解决你的问题?
你的私人护肤助理在等你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