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骅妈妈如何度过两岁儿子手术的那七天

导读

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三,儿子进行了眼部手术。医院的七天里,有哭泣,有心疼,更多的是感动和对孩子教育的感悟。

自从知道孩子眼内长了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整个人一直是紧张的,医院大门的瞬间就告诉自己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再担心,再害怕也不能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第一天,检查日(2月23日)

早上五点多起床,将晚上收拾好的东西按照手写单重新进行了核对。自己洗漱完毕,等待孩子起床,医院,八点上班后开始抽血、拍片子、心电图三项检查。当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看到很多白大褂医生,经受或多或少的疼痛,他只有一个选择:哭泣。这个哭泣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是痛,是害怕。让我这个妈妈觉得心疼,怎么才能让孩子真正面对医生,当输液的时候能不哭吗?

下午三点左右,扎了滞留针,扎滞留针的时候丁丁哭了。哭完后翘着自己的小手,生怕碰到了。我把带来玩具和丁丁一起玩,玩着的时候他忘记了刚才的疼痛,指着手上的滞留针说:“笔,两个笔”。然后我附和着孩子说“对,两只笔,阿姨送给宝宝的。”

第二天,手术日(2月24日)

9点开始手术,做了一些术前准备(术前不吃不喝,打了一针镇静剂)。越是到手术时间,心里越是紧张,越是害怕,越是担心,百感交集。进入手术室,麻醉师给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及风险并进行了签字。这个时候丁丁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似的,指着门外,说“妈妈,走”,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我想到了丁丁手上的“笔“(滞留针),对着丁宝说,“看到叔叔手里的钢笔了吗?让叔叔给丁丁的笔里面灌上笔水,就会变出一只和叔叔手里一样的笔”。我尽量用夸张和惊奇的表情吸引他。还好,丁丁很配合的等待,很配合的输液并注射了麻醉药。医生一边说把孩子给我吧,一边从我怀里把孩子抱走。我很着急的说,他会哭的,一会睡着再抱走吧。还没等这句话说完,孩子就睡着了。几秒钟,孩子就躺在了医生的怀里,我又紧张,又害怕,最后只能用眼泪来表达。

在门外等待的一个半小时,好漫长,脑子里想着丁宝出手术室的各种各样情形,会哭吗?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的?他疼不疼?肯定是一边哭,一边喊妈妈。越想越是心疼。

一个半小时后,手术室的门开了,平躺在担架床上丁宝,眼睛上缠满了纱布,蓝色的被子盖在小小的身体上,均匀的呼吸着,宝贝啊,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到了病房,医生把孩子放在床上说,醒来需要平躺6个小时,这6个小时仍旧不能吃不能喝。丁宝渐渐苏醒了,还被麻醉药控制的孩子大哭起来,哭喊着要起来走,呼喊着妈妈,医生说这时候孩子意识不清醒,闹属于正常,一定要看护好。我试图抱着他,可是他又抓又踹。因为怕他把手上输液针、氧气拔掉,几个人压着孩子的胳膊还有手。丁爸摸着宝贝的头安慰说,“宝,爸爸在这儿呢,哪里不舒服啊”,丁宝哭着说,“看不见”。临床的病人和家属都感到心酸,带着哭腔说不到两周的宝贝,会描述自己的想法了。作为妈妈的我,又是心疼的哭了。为抚平孩子的情绪,我给他讲起了平时他爱听的儿歌,古诗,没想到丁宝不闹了,慢慢的睡着了。偶尔,会抽泣一下;有时会张张嘴巴说,妈妈,喝水,妈妈,喝奶。孩子将尽一天没吃喝了,干裂的嘴唇告诉我宝贝又饿又渴。我尽量很平静的告诉他一会就可以喝了,不着急,宝贝,妈妈陪着你呢。安慰,抚摸,讲故事,抱抱,就这样度过了最为煎熬的一天。

第三天(2月25日)美丽谎言

早8点,丁丁的纱布揭了下来,医生说手术很成功。需要再输液三天并滴眼药水。

揭下纱布,端详着这小小的脸庞,两只眼睛红红的,还有些肿,像换了个模样。早晨,当护士测试体温的时候,丁宝下意识的瞅着,并急忙钻入妈妈的怀抱,看出来,他很恐惧,一会发出了哭声。我说,丁丁,看,阿姨过来给小妹妹测试体温,给奶奶测试体温,来,让阿姨给丁丁测试体温。测试体温是不疼的,几秒钟就结束了,(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喜欢重复,所以,我用了很多的重复话,不断的说谁谁需要干什么),就这样说着,护士顺利的将体温测试完毕。输液的时候,我说,“丁丁,看你小手上的两只“笔”没笔水了,阿姨需要给“笔”里灌上笔水,笔里的水满了,咱们就可以写字了”。丁宝听懂了,点点头,将小手主动递到护士的手上,护士很快的完成了工作,并且夸了勇敢的丁丁。当护士离开房间的时候,我对丁宝说,阿姨奖励最乖,最勇敢的宝宝一只笔,阿姨早就把笔给爸爸了,让爸爸拿给丁丁。(在丁宝熟睡的时候,我已经让丁爸去超市买了2支笔藏了起来)我用夸张的表情说,“呀,看,阿姨给最勇敢宝宝的笔,多好啊,一会灌完笔水,我们一起画画。”

这个美丽的谎言让丁丁减少了对医生的畏惧,欣然接受了医生、护士的护理。每次都喊着阿姨,主动把小手递过去。滴眼药水的时候,我还是沿用鼓励的方式,告诉他丁丁是勇敢的宝宝,滴眼药水不疼,能让眼睛舒服,阿姨夸丁丁乖。说着,丁宝自己就很配合的躺下,让我给他滴眼药水。

丁宝的配合让我很欣慰,也让病友们及家属们刮目相看,纷纷夸丁丁真棒。在这样的刺激下,他更加自信了。接下来的两天里,丁宝打开了话匣子。临床的奶奶和姑姥姥相仿的发型,身高和体型也差不多,丁丁说这是姑姥姥。另一个病床上是一周两个月的小妹妹,,小孩子之间比较好相处。小妹妹的妈妈和丁宝的姑姑年纪相仿,丁丁说是姑姑。”姑姑来,姑姑出去了,姑姥姥来,姑姥姥出去了……..”他把病房的所有人都安排成自己熟悉的亲人,并且相处的还不错。眼睛能睁开了,丁宝就去楼道玩,认识了好几个小哥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小男孩扎针也没哭,丁丁说,哥哥棒。就这样,还交了几个好朋友,琦琦哥哥主动把玩具给丁宝玩,几个小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由此,我总结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当妈妈的固然辛苦,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孩子的成长。当看到孩子的进步,是一种欣慰,是一种骄傲。在医院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丁妈是老师,还有护士主动询问我怎么教的孩子,这也是让我很自豪的。我说身为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起来的,多看书,多倾听,多学习。

第四天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坚强

孩子很配合,心里也豁然了。看着丁丁翘着一个手(怕碰了他的两只“笔”),另一个手翻书,玩拼图,玩粘贴。玩积木的时候自己掰不开,就让爸爸妈妈来帮助。看着这样坚强的丁宝,心理莫名的感动,告诉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孩子尚可以做的那么好,做父母的更要是他们勇敢、自信的好榜样。

出院当天(2月27日)开心

终于可以出院了,我说,“丁丁,回病房,咱们换衣服回家了”“不回家”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这些日子,我和丁爸都很回避“家”这个字眼,怕他听到会耍气。现在他却说不回家了。我又说,“咱们回家找爷爷奶奶”“不找爷爷奶奶,找小妹妹,找姑姑,找姑姥姥”。丁丁的回答让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很开心,孩子的这个表现告诉我这次手术住院没有给他造成心理阴影。

后记:回到家,丁宝做梦的时候都在喊姑姑,阿姨。看来,孩子还是很想念这些病友的。这些日子,让我很感动,感动丁丁的懂事,感动病友们的热心,感动医护人员的护理。感谢所有的经历让我和孩子一同长大!

看着丁妈描述孩子手术前,手术中的情景,湿润了眼眶,到感受到了孩子的疼痛,更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为丁丁的勇敢点赞,为丁妈点赞!

编辑:小楠妹(







































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f/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