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里载酒,松篁里煎茶
茶是一种生活。在含阴笼雾的日子里,有一间干净的小屋,小屋里有扇稍大些的窗子,窗子里有不大聒噪的风景,便可以谈茶。
我能够保持一天身心柔软、宁静、从容,疏朗,就是因为早上喝了一杯沏着阳光的茶。
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拉丁美洲文化与商务总裁王龙先生和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茶叶分会的会长王晓芳女士,作客我们《梅卿看世界》演播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国和拉美的“茶道”。
嘉宾介绍嘉宾介绍
▲拉丁美洲文化与商务总裁王龙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茶叶分会会长王晓芳
▲主持人梅卿
▲嘉宾主持梦丽
茶道茶道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茶道起源茶道起源于中国,唐朝开始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千余年来,我们不但培育出各种风味的茶叶,还把泡茶和品茶发展成为一门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胡辣汤”。
煎茶道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道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道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置茶器置茶器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理茶器理茶器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分茶器分茶器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品茗器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中国茶道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韩国茶道源于中国的朝鲜民族的茶道﹐其宗旨是“和﹑敬﹑俭﹑真”。
“和”﹐即善良之心地﹔“敬”﹐即彼此间敬重﹑礼遇﹔“俭”﹐即生活俭朴﹑清廉﹔“真”﹐即心意﹑心地真诚﹐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
拉美茶道拉美地区虽然盛产咖啡,但喝马黛茶(YerbaMate)也十分风行。王龙先生也为我们现场演示了拉美人的“马黛茶道”。拉美人喝马黛茶多用金属吸管,而茶叶的多少则表明了主人对你的欢迎程度,我们每个人的茶杯底部都铺陈了至少1/4的茶叶。我们于是怀着甜蜜感激的心情品尝着这杯很苦的马黛茶。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茶盅与酒碗里所累积的情趣和风韵,却是迥然不同。茶是镇静剂、清凉贴。
香气清而回味悠长、口感清甜的绿茶是很多爱茶者的最爱,想知道绿茶都有哪些吗?不同的绿茶又有怎样不同的口感?敬请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芷酊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