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抢救程序
心脏骤停
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终止。心肺脑复苏是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医疗抢救措施,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在心肺复苏的早期采取加强脑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称为心肺脑复苏,脑复苏是关键,应尽早进行。
一、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消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s以内;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s;
(5)瞳孔散大,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60s出现。
(二)心电图表现
(1)心室颤动;
(2)心室停顿;
(3)电—机械分离。
(三)临床体征是主要依据
突然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肯定诊断成立,立即实施复苏。
二、救治方案
心肺复苏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后期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的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基础生命支持包括C(心脏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D(电击除颤)。《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CPR)及血管急救(ECC)指南》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变更的内容包括:
1、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频率至少为次/min;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④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⑤避免过度通气。
2、心肺复苏程序从A-B-C更改为C-A-B
3、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休克抢救流程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障碍为主的复杂的综合症,虽然其类型不一,病因各异,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本质相同即休克发生后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注状态,导致细胞缺氧,营养物质缺乏,或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其营养物质,最终导致细胞损伤,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一、诊断要点
1、有诱发休克的病因。
2、低血压:一般成人收缩压12kPa(90mmHg),脉压2.67kPa(20mmHg);或原有高血压,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上述标准须结合患者基础血压水平全面考虑。如原来基础血压偏低,在全身情况较差或疾病恢复期收缩压维持在10.7kPa(80mmHg),而无其他休克的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休克。
3、其他表现:神志模糊、呼吸浅快微弱、四肢湿冷、皮肤花斑、心动过速、少尿(20ml/h)等。
二、救治方案
(一)一般治疗
平卧少动,保持安静,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给予深静脉置管。
(二)病因治疗
1、感染性休克
积极控制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改善微循环。
2、过敏性休克
停止接触过敏原,立即肌注或静注0.1%肾上腺素0.3—0.5ml;静注地塞米松10—30mg;肌注异丙嗪25—50mg。
3、心源性休克
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病因,应用吗啡、杜冷丁止痛,同时用镇静剂减轻患者紧张和心脏负担,其次适当保持冠状动脉血流量和氧的供应。
4、低血容量性休克
根据失血、失水、失血浆的情况补充相应液体,同时应尽快找到原因予以纠正。
5、神经源性休克
止痛,针对创伤原因治疗,必要时手术。
(三)扩容治疗
是抢救休克的首要措施,以纠正有效血循环不足改善器官微循环灌注。
(四)纠正酸中毒
5%碳酸氢钠—ml静滴,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用量。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可降低血管阻力,调节血管功能,应以充分扩容为前提和基础。常用-2、阿托品、酚妥拉明、多巴胺等。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减轻毒血症状、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等作用。
(七)防止并发症
防止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仅供参考,不作临床抢救标准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白癜风的危害